仔细编写教案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自信心,优秀的教案是教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笨老鼠小班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笨老鼠小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专注地听老师讲故事,边听(看)边理解故事内容,乐意开口学说。
2、让幼儿知道遇到问题要动脑筋。
3、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4、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大图书、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聪明的小老鼠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出示小老鼠)师:小朋友们好!
2、师:今天蒋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老鼠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欣赏课件ppt,理解故事内容
1、小老鼠要过河,他能过去吗?为什么呢?那怎么办呢?
2、师:我们来看看小老鼠是怎么做的呢?小老鼠哭了吗?它是怎么做的呢?
3、师:小老鼠找来了什么?干什么?大萝卜怎么会变成小船的呢?(学说咬)并模仿小老鼠咬的动作
4、接着小老鼠是怎么做的呢?大萝卜船怎么会到河里的呢?(学说推)并模仿小老鼠推的动作
5、小老鼠过河了吗?小老鼠是怎么过河的呢?
6、小鸟在空中看见了,夸小老鼠是一只聪明的小老鼠。
三、我们给这个故事取个好听的名字吧
四、我们再来完整地看一遍这个故事。
五、人手一本书,讲给爸爸妈妈听。
笨老鼠小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根据声音的提示,猜测糖果的多少,发现音量与物体多少与材质的关系。
2、在猜测中萌发对礼物的期待,体验收获礼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图书
糖果、糖果罐
活动过程:
一、看画面,引发关注
1、听,来了几个小动物?
(和小动物打招呼)
2、老鼠阿姨要准备几份礼物?
(模仿小动物的对话)
二、听声音,猜测礼物
1、猜猜,罐子里是什么礼物?
2、听听,哪个罐子里糖果多?为什么?
3、哪个罐子里糖最多?(数数、序数)
三、听故事,分享礼物
你想和谁一起分享糖果?
(模仿小动物的语言)
小班活动《老鼠阿姨的礼物》生动有趣地吸引了所有幼儿的注意力,为了那甜蜜的礼物,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地选择、不断地表达,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关于这节活动,你有什么要说的呢?快来根据以下问题来探讨吧……
抛问:
1、活动中教师讲述的故事内容与原文有出入,你如何看待教师的改编?
2、故事情节简单直白,老师在引导幼儿阅读的同时,帮助其收获了哪些经验?
笨老鼠小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将身子团紧移动重心,屈身钻过障碍物。
(2)能遵守规则不碰障碍物,体验游戏的快乐。
(3)进行情感教育,让幼儿学会勇敢、善良、友好的健康思想。
活动重点:
屈身、低头,将身子团紧地练习钻过山洞。
活动难点:
难点是将身子团紧移动重心。
活动准备:
挂有小铃铛的山洞,零食、饮料瓶、塑料水果等若干,ppt,老鼠、猫头饰若干。
前经验:
玩过猫抓老鼠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猫和老鼠》的游戏,在游戏前,我们来先做一下热身活动吧。
二、《猫和老鼠》游戏
1、示范动作要领
小老鼠钻洞时,要把身子团紧,低头、屈身,千万不要撞着门洞,身体蹲着慢慢移动前进。
(1)让小朋友模仿小老鼠的动作练习钻洞,请几个小老鼠说一说,你是怎么钻洞的。
(2)表扬能团紧身子不碰到铃铛的幼儿。
2、规则:小老鼠在偷东西的路上一定要悄悄的钻过,不能碰到铃铛,不出声;做门洞的幼儿手做拱门的高度要一致,不能动;做小猫的幼儿在小老鼠偷东西时要睡觉,当发现东西被偷时要作为伤心大哭的动作。
3、设置情景一:听说有一个叫的小猫,它的家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有粮食,水果,还有各种饮料,今天中午趁猫在家睡觉的.时候,小老鼠要到小猫家去偷东西吃。
4、设置情景二:小猫发现吃的东西被老鼠都偷走了,害怕主人回来惩罚它,所以伤心地哭起来。
(1)小朋友们讨论,该怎么做才能让小猫不哭?(激起小老鼠的同情,决定把偷来的东西还给小猫)
(2)提问:在归还食物时,猫和老鼠会有什么样的对话?(对不起、没关系、谢谢你……让孩子们学习适当礼貌用语。小猫和小老鼠最终和好成了好朋友)
三、结束放松部分:
1、小老鼠偷的行为对吗?我们平时要怎么做?
2、我们平时所知道的猫和老鼠双方是敌对的,为什么在这游戏中,猫和老鼠却能成为好朋友?
讲评:对小老鼠偷的行为持否定态度,对小老鼠做错事情能勇敢改错和同情心给予表扬和鼓励,结合生活,鼓励幼儿做个有良好行为的好孩子。
3、现在猫请老鼠到外面去玩游戏,请扮演猫和老鼠的幼儿一个跟着一个有序地离开。
活动延伸:
让孩子们在户外多玩一些猫和老鼠的游戏,自主探索和创编出新的游戏情景,体验游戏的快乐。
笨老鼠小班教案篇4
教案目标:
1、阅读图书的内容、情节,丰富相应的词汇和句式。
2、通过讲述、讨论及观察画面,表达自己对图书的理解。
3、能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及词语的理解
教案准备:
1、图书《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2、ppt:《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3、黑色水彩笔一支。
4、大的范样纸一张。
5、食物:饼干一袋。
教案过程:
一、假设吃饼干,感受诙谐、体验句式:
要是你给……
1、教师拿出实物饼干,“假设着”请幼儿品尝。
教师:要是我给你吃饼干,你会……
2、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声音、动作表达“诙谐”
3、教师:要是我给老鼠吃饼干呢?他就会怎样呢——
二、阅读图书,感受故事“连环、轮回”的快乐。
1、教师与幼儿边观察ppt图画进行阅读:要是我给老鼠吃饼干,老鼠会——。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师:你看到了什么?(老鼠要喝牛奶,还要用餐巾擦嘴巴。)师:为什么它要用餐巾纸呢?
师:这只小老鼠很爱干净,吃完东西还不忘擦擦嘴巴。它擦好嘴巴,想检查自己擦干净没有,于是来到哪里呢?
(2)出示课件(二),引导幼儿观察。
师:老鼠来到哪里了?老鼠照着镜子,会怎么想?
(它想用剪刀剪剪长毛;它觉得自己该理发了……)师:这只小老鼠除了爱干净,还特别爱漂亮。他一照镜子,觉得自己的头发不整齐。瞧,它拿起剪刀,对着镜子理起发来。
(3)出示课件(三),引导幼儿观察。
师:等到头发剪好了,又发生什么事情了?(弄脏了房间)房间弄脏了,怎么办呢?(打扫)
2.想象故事后半部分情节。
师:老鼠照了镜子,剪了头发,还打扫了房间。它做的事儿真不少!你们猜猜,接下来老鼠会干些什么呢? (幼儿说,老师顺着幼儿的回答连环追问。
3.理解故事后半段,并欣赏完整情节。
(1)老鼠究竟做了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故事。
(出示课件t;五>,引导幼儿观察。)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
(老鼠看书,画画,站在冰箱前看画,想喝牛奶)随着情节的推进
(2)小老鼠看到冰箱,觉得口渴了,它想喝一杯牛奶。既然喝牛奶,它会想要一块饼干来一起吃。 (又要吃饼干了!故事又要重新开始了)小老鼠吃饼干喝牛奶后,发生了一连串有趣的事,转了一个圈,最后又要吃牛奶和饼干了,有回到故事的开头了,有趣吗?
4.我们看着这图把故事讲一遍,好吗?(集体讲述故事)在阅读到结束时,让幼儿进行故事的“轮回”——再读到故事的开头。(周而复始一遍)。
三、用故事中的语言复述故事,感受回味的快乐。
1、教师出示“范样纸一张”,大家边跟着教师视屏、阅读,边请幼儿轮流上来在范画纸上画出故事中的“老鼠要的东西——饼干、牛奶、吸管、餐巾纸、镜子、拖把、盒子、被子、枕头……书、纸、图画、笔、冰箱”
2、引导座位幼儿轮流循环。
四、边吃边谈,拓展图书内容教师分饼干给幼儿品尝,丰富词汇:
要是我给你吃饼干,你会——
笨老鼠小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理解故事内容。
2、感觉人的感官的特别作用。
活动准备:
ppt;礼物盒;各种小礼物等。
活动过程:
一、引题:(出示礼物盒)
师:这是什么呀?对,这是用来装礼物的礼物盒,你们有没有收到过礼物呀?
今天,有只小动物也来送礼物了,看她是谁呀?
这是老鼠阿姨,我们来打个招呼吧!
师:老鼠阿姨说,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呀要把礼物送给几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能帮帮我吗?
二、数礼物,猜动物
师:你们看我这儿准备了几份礼物呀?1,2,3,4。一共有几份礼物呀。对了,我有四份礼物,如果一只小动物拿一只礼物,那有几只小动物会来我这儿呢?
师:我们来数数看,来了几只小动物?1,2,3,4,原来是四只动物。
师:是哪四只小动物呢?能看得清楚吗?
师:哦,小动物躲起来了,它们的身体只露出一点点,你能猜出来是谁吗?
师:这只圆圆大鼻子的动物是谁呢?谁来猜一猜。到底是谁呢?我们来看一看,哦,原来是小猪呀。
师:小猪旁边的动物长着两只什么样的耳朵呀?
师:你那猜它会是谁呢?我们请它出来好吗?是谁呢,原来是小兔呀。
师:还有两只动物是谁和谁呀?看谁一下子猜出来。
师:这只动物身体是绿色的,还有大大的宽宽的嘴巴,会是谁呢?
旁边的只动物是谁猜出来了吗?它有长长的毛茸茸的大尾巴,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是可爱的小松鼠。
师:原来老鼠阿姨要把礼物送给小猪,小兔、小松鼠和小青蛙。
二、帮小动物猜礼物:
1、小动物猜礼物。
师:老鼠阿姨把礼物送给了小猪、小兔、小松鼠和小青蛙。收到礼物后,小动物的心情怎么样?高兴吗?
师:你怎么知道它们高兴呢?
师:小猪收到了礼物,会对老鼠阿姨怎么说呢?
师:可是盒子里到底装着什么他们知道吗?你们猜是什么好东西呢?
2、小动物的好办法。
师:咦,看老鼠阿姨在干什么呀?
师:哎呀,眼睛都蒙上了那怎么猜呀??我们一起来轻轻地给小动物们喊加油好吗?
(1)小兔用长耳朵。
师:小动物说,谢谢你们,但是别担心,我们有自己的好办法!来看看。
师:小兔子在干什么呀?它把礼物放到耳朵旁边干什么呀?听,它用什么听啊?
师:小兔说,嘘,刚才我听到盒子里有东西滚来滚去。你们猜是什么?
师:可是小兔还是猜不出来,它说,小猪小猪你知道吗?
(2)小猪用大鼻子。
师:看看小猪在干嘛?用什么闻啊?(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点击出现红线,突出鼻子)
师:小猪说,我闻到了一股香香的味道。咦,什么东西是香香的?
师:小猪说,我还是不清楚,小松鼠你有什么好办法呀?
(3)小松鼠用小手。师:小松鼠用了什么好办法?它在用小手干什么?
师:我们也学学它的样子,把小手拿出来。东摸摸、西摸摸。摸到了没有?小松鼠摸到了,它摸到了很多一颗一颗的滑溜溜的东西,会是什么呢?
还有谁没猜呀?
(4)小青蛙用大嘴巴。
师:小青蛙直接把礼物怎么了?
我们也把礼物放到嘴里嚼一嚼,小青蛙说,哎呀,好甜呀?会是什么礼物呢?
(5)小结。
师:老鼠阿姨说,哈哈,其实啊,我给你们的礼物是一样的,你们来猜一猜,什么礼物是一颗一颗又滑又香又甜的呢?到底是什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好,那闭上眼睛,我数完一二三,你们再睁开眼睛啊。一、二、三!
师:哇!是什么呀?小动物们跟你们一样喜欢、一样开心。那收到礼物,他们会怎么跟老鼠阿姨说呀?
师:真有礼貌!收到礼物或者得到帮助一定要记得跟人家说声好听的“谢谢”,记住了吗?
三、游戏——猜礼物。(小铃,香蕉、香水百合、布玩具)
师:老鼠阿姨让我来发礼物了,但是,她也要考考你们,你们可以摸一摸或者闻一闻或者尝一尝,猜猜是什么礼物,猜对了就马上送给你。
活动反思:
1、礼物盒的运用更贴近孩子的生活。
活动之前我准备了一个方形的礼物盒,当活动进行到最后一个环节时,我请孩子猜礼物,这样不仅让孩子理解了故事中的情节,又能扩展幼儿的思维,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学、学中玩。
2、活动环节中注重幼儿的观察。
本课件中的动物形象非常鲜明,表情很到位,孩子能直接从表情中猜测故事中人物的情绪,孩子很喜欢这个故事。四种动物兔子的长耳朵、小猪的大鼻子、青蛙阔阔的嘴巴、松鼠的灵巧小手的四个特征成为探索礼盒中礼物特征的工具,孩子通过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中了解了糖果的特征,然后由特征猜测出礼物就是糖果。活动过程中孩子一直很积极,尤其到猜礼物时,孩子表现得尤为突出。
笨老鼠小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进行初步判断、想象,并乐意达。
2、理解儿歌主要内容,体验其诙谐性,初步学说儿歌。
3、在情景中感受“旅行”的快乐。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儿歌的童趣。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重难点:
理解儿歌主要内容,初步学说儿歌。
能根随画面进行初步判断、想象。
活动准备:
ppt:小旅行记
活动过程:
一、激发去旅行的愿望:
今天呀,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会是谁呢?(播放ppt第一张)
“噢,原来是小,我们跟它打个招呼吧!”(小,你好!)
“谁能猜出小今天的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来的?”
“它为什么这么高兴呢?”,“我们还是来问问小自己吧!”(小,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呀!)
(播放小的回答——吱吱吱,我要出去旅行)
“听到了吗?要去旅行,要到好玩的地方去玩哦!那我们也跟着它一起去吧!”
(师幼表演唱郊游歌去旅行)
?活动一开始就利用ppt将本活动的主要角色——小呈现在小朋友的面前,并通过自然地与小打招呼,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小之间的距离。小的表情那么高兴,说话的声音那么神气,也感染了幼儿的情绪,使“我们也跟着它一起去旅行”顺理成章,也就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个环节。〗
二、播放ppt第二张(草地),初步感受旅行的快乐:
“哇,小带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草地上)
“在草地上我们能玩些什么呢?”(蹦蹦跳跳、闻闻花香、做游戏)一起做做动作。
“咦,小哪里去了?大家快叫一下!”(小,你在哪里?)
?这是一个过渡环节,如果没有这一部分,小后面“爬绳子”的动作就会显得有些突兀。因为草地是户外比较常见的场所,可以让幼儿产生很多的联想,再加上一起做动作,使幼儿很快就感受到了旅行的快乐,“旅行”的氛围也一下子被烘托了出来。后面的“小哪去了”的环节,更是激发起了幼儿的好奇心,使活动顺利进入到主要部分。〗
三、播放ppt后半部分,尝试根据动物的局部进行猜测:
1、画面一:钻猪鼻孔
“噢,原来在这里,它在干什么呀?”,“我们来问问小吧。”
“小,你在干什么呀?”——吱吱吱,我在钻洞洞呢!
“看小得意的样,真的很好玩吗?该怎样钻呢?”(请一幼儿示范)
“走,我们也钻洞洞去。”(师幼一起随音乐做“钻洞洞”的动作)
(播大肥猪打喷嚏声———阿嚏…阿嚏…谁弄得我的鼻子痒痒的)
“小钻的是洞洞吗?怎么会有这种声音?到底会是谁呢?”(幼儿猜想)
播大肥猪的鼻孔至全身,验证幼儿的猜测结果(哦,原来是大肥猪的鼻孔)
“让我们把小钻洞洞的事,用一句话说完整吧”(吱吱吱,小钻洞洞喽,哦,原来是大肥猪的鼻孔)
“咦,小又到哪里去了?”
2、画面二:爬象鼻子
“跑这里干什么来啦?”,“谁来问问?”
“小,你在干什么呀?”——吱吱吱,我在爬管子呢!
“爬管子?一定很滑,要小心呦!”,“来,一起爬管子了。”
(师幼随音乐做“爬管子”的动作)
“小爬的到底是不是管子呢?”(幼儿猜测)
“哦,真的是的鼻子吗?”
播的局部到全身,验证幼儿的猜测结果。(哇,猜对了)
“那我们一起把话说完整吧”(吱吱吱,小爬管子喽,哦,原来是的鼻子)
3、画面三:穿鹿角
(播小的呼救声——救命啊、救命啊…、这么多树该怎么出去啊!)
“小穿树林,好像出事了,我们快找找去。”
师幼随音乐做“穿树林”的动作。(腰要弯下来一点,手伸向前,穿来穿去)
“小穿的是树林吗?”,“那会是什么呢?”(幼儿猜测)
播梅花鹿的角至全身,验证幼儿的猜测结果。(哦,原来是梅花鹿的角)
“谁能把话说完整呢?”请一幼儿尝试(吱吱吱,小穿树林喽,哦,原来是梅花鹿的角)
“真是一只有趣的小,想知道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吗?”
4、画面四:爬牛尾巴
“看,它又在玩什么了?”我们来问问小:“小,你在玩什么呀?”——吱吱吱,我在爬绳子呢!
“爬绳子,怎样爬呢?”(抓紧绳子)
师幼一起随音乐做“爬绳子”的动作
“小爬的是绳子吧?”(幼儿猜测)
播牛尾巴至牛全身,验证幼儿的猜测结果。(哦,原来是牛尾巴)
“一起来把话说完整吧”(吱吱吱,小爬绳子喽,哦,原来是奶牛的尾巴)
?这是本次活动的主要部分,不但通过观察局部猜测出了相应的动物,还进行了讲述、交流,积累了猜测的经验,这就解决了本活动的难点。同时,每个画面给了幼儿不同的动态感受,在引导幼儿学习动作的同时,充分地感受到了旅行的快乐,而且是跟着小一起去,使幼儿在兴趣的支配下,自主地获得了知识。这个环节中,四个画面的呈现虽然感觉有些雷同,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因为四个画面中小的动作和“旅行地点”的本质不同,同样使孩子们始终兴趣盎然。还因为四个画面的类似,增加了他们表达的自信,对于完成“乐意表达”的目标是非常有效的。〗
四、完整欣赏,学说儿歌:
“今天小带我们玩了哪些好玩的,一起来说一说吧!”
师幼边观看ppt边动作说儿歌:“吱吱吱,小钻洞洞喽,哦,原来是大肥猪的鼻孔;吱吱吱,小爬管子喽,哦,原来是的鼻子;吱吱吱,小穿树林喽,哦,原来是梅花鹿的角;吱吱吱,小爬绳子喽,哦,原来是奶牛的尾巴。”
“说的真不错,如一首儿歌,给儿歌起个名字吧,叫什么呢?”(师幼一起给儿歌起名。)
师幼再次完整边说儿歌,边动作。
?这是对幼儿猜测过程的提炼和总结环节,帮助整理已经积累的经验,并且引导他们大胆地讲述,体现了本活动的领域定位,也给了幼儿一个完整的体验。〗
五、结束:
“今天我们跟着小一起去旅行开心吗?”,“有点累了吧!”
“看,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们还没去呢!”逐个出示三种动物的局部(长颈鹿的脖子、乌龟的背、老虎的身体),幼儿交流。
“想去吗?”,“老师跟小约好了,等下次再去旅行,我们还一起去”。
“好啦,就让我们期待着下次之旅吧!”
?最后的环节是整个活动的结束,又是下个活动的起点,三种动物局部图片的逐个出示又一次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从幼儿的表情和语言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猜测的自信,这也是对他们是否领悟到猜测技能的考察。〗
反思:
“小的旅行”是小班“小不点儿”主题中的一个活动。活动着重体现一个“小”字,,从小的角度出发,来到一些特别的地方去旅行,其实是其他一些体形偏大的动物身体的一部分,应该说是充满了趣味性。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从局部认识整体,积累一些相关的.经验,用一种有趣的方式来了解更多的动物特征。本着让幼儿“自主学习“的理念,我将本活动重新设置,定位在语言领域,设计了音效俱佳的ppt,优化了猜测过程,使幼儿融入其中,获得更多的感性经验。
一开始就利用ppt将本活动的主要角色——小呈现在小朋友的面前,并通过自然地与小打招呼,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小之间的距离。小的表情那么高兴,说话的声音那么神气,也感染了幼儿的情绪,使“我们也跟着它一起去旅行”顺理成章,也就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个环节。此过程中,ppt的运用是非常有效的,在图像和声音的烘托下,小的形象生动、饱满,一下子引起了幼儿的兴趣。
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因为ppt设计得比较巧妙,所以幼儿互动的机会就多,这就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首先是跟小的互动,包括语言的互动和动作的互动,通过打招呼、提问等情节的设置,使幼儿身心积极投入活动中,充分感受到了跟着小去旅行的快乐。其次是与同伴之间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尝试做动作的环节中,教师充当串联者,请个别幼儿试着做一做动作,其他幼儿来学一学,在互相学习中获得了经验。最后,是幼儿与教师的互动,在这项互动中,教师起到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旨在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
笨老鼠小班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