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生活中,大家都会遇到过事迹,对各类事迹都不陌生,大家怎样完成事迹材料呢,一份成功的事迹材料可以凸显宣传典型,推动工作的用途,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平凡的事迹材料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平凡的事迹材料篇1
翻书的时候,一片银杏叶悄然滑落。
我弯腰,拾起,惊觉这是初中毕业时同桌送给我的,背面上写着“珍重,朋友!”不记得当时是否有种有想哭的冲动,只是现在,枯黄的叶片上早已是滴滴泪痕。想起,这世上还有一种心情叫感动。
很长一段时间,我似乎已经忘了感动的滋味,是我心已冷漠,还是我的心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充斥得没有了空间?
曾有朋友写给我这样一句话:“我们一所以会擦肩而过,不是因为无缘,而是我们的生活中少了两个字-----感动。”的确,我们的心因此不再敏感,我们不再用心收藏起身边的一丝一毫感动,只有当我们错过它,再回首时,才发现原来我们真的失去了很多。
总有人抱怨这世上可感动的事情越来越少。可是,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就会发现,其实感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读书累了,父母为我们削个苹果,是感动;口渴了,朋友帮你买回一杯水,是感动;沮丧室,得到一句宽慰的话,是感动;高兴时,有朋友与你一起分享快乐,是感动;平凡的日子,收到一份小小的祝福,哪怕只是一片花瓣,一片树叶,也是感动......
人阿,每天被多少平凡的事情感动着!或许,有时正是由于它们的平凡才让我们视而不见。有这样一句话:“人之所以会感动,是因为她生活在爱之中。”红尘有爱,人间有情,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让庸碌蒙住我们的眼睛而无法感受感动的滋味呢?
感动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种答案。但,无论是谁,都无法对一个毫无感情的人说出感动究竟是什么。因为感动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用心品的。
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敞。
感动,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领略白雪,我们的内心变得安静而又平和。
这个世上已无感动的足迹的时候,那它也就随之成了以后冰封的天地。冷酷,亦无情。
朋友,请把心从泥潭中拔出来吧!请腾出一点小小的空间来承载这足以让我们回味一生的感动吧!
平凡的事迹材料篇2
刘慈欣在《流浪地球》里写到:“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发生在武汉的新冠肺炎,最后也是演变成了一场灾难。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也让这个春节假期变得格外漫长。而灾难往往能够创造英雄。在这场灾难面前,为了战胜疫情,许许多多的人站出来了,他们就是英雄,是平凡的英雄。
我国著名的医学专家钟南山院士已经是84岁的高龄了,可他不顾自身安危,奔赴武汉前线指挥抗疫;李兰娟院士也已年逾古稀,依然义无反顾地带队奔赴武汉,参加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在这些逆行者的带领下,无数的白衣天使支援武汉,他们有的是孩子的父母,有的是耄耋老人的儿女,但在国家的召唤下,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前方有多少未知的困难,他们都勇敢逆行。
火神山、小汤山医院的总设计师黄锡璆,79岁手写战书抗“疫情”。从设计到交付,前后不过十天,可容纳一千多张病床的火神山医院就这样在武汉拔地而起,让中国又创造了一大奇迹。三天后,规模更大的雷神山医院也正式完工。背后是一万多个无名英雄的默默付出,十天十夜,分秒不停。这,不是奇迹,而是中国速度。
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武汉不得已封城,全国各地纷纷进行防疫管控,防止新冠病毒传染。这次疫情,还涌现了各行各业的平凡英雄:坚守岗位的警察叔叔是英雄,自愿加班的工作人员是英雄,各个路口的志愿者是英雄,运送医疗物资的司机是英雄……疫情面前,人人都是英雄。
我的妈妈只是市场监管局的普通一员,大年初一接到通知,到街道上、市场中检查摸排,控制物价。此后,她每天都早出晚归,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微薄之力。就连我们这些居家学习的学生,也在响应国家号召“宅家为国家做贡献”。
在这次抗击疫情中,我们身边不断涌现出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平民英雄。在缙云县平坑口卡点,有这样一位奶奶,她坚持每天给工作人员送早餐,从不间断,她,就是俞爱莲。俞奶奶虽然已经74岁了,但身体依然很硬朗,每天清晨五点多就起床为工作人员准备早餐。做好了,她便把早餐送给工作人员,好让他们吃上热乎的白粥、馒头和小菜。有人问她为什么要送,她说“我只想为他们做点事。”俞奶奶的粥,暖胃,更暖心。
疫情无情人有情。正是一个个坚守岗位的平凡英雄,帮我们筑起了一道道防护墙,让我们有一个安定、幸福的生活环境。我相信,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很快就能战胜疫情,春天很快就会来临。
平凡的事迹材料篇3
-,31岁,中共党员,退役军人,现任-县-镇-社区支部书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时刻,他不忘党员初心,以一个军人的使命感,不畏艰难,战斗在疫情防控最前沿。自2020年1月24日至今,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
战“疫”打响,疫情就是命令
大年初一这天,-接到疫情命令,立即召开社区防控肺炎疫情工作专题会,把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紧急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召集党员干部分工合作,带头指挥。为让群众深刻认识疫情的严重性,当晚他就进入战时状态,安排专人专车宣传、发放宣传单、悬挂标语等提高群众防控意识,并要求所有茶楼、宾馆、娱乐场所停止营业,禁止举办红白喜事宴席,宣传引导居民不串门、不聚餐、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走亲访友,做好个人防护。
战“疫”阻击,防控就是责任
为第一时间掌握武汉、湖北及疫情高发地区返乡人员的动态,减少活动范围与活动空间,实现自我居家医学观察的目标,杜绝输入性病例出现。 -率先垂范,创新工作机制,对辖区楼、栋、巷、院实施网格化分级摸排、防控,形成联防联控良好局面。同时建立疫情防控举报奖励机制,确保更全面的掌握“四类”人员动向,力争做到社区全覆盖无盲区。
大年初三开始,-冒着被病毒传染的风险,坚守在社区防控工作最前沿,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走访排查重点人员和密切接触者,早上七点出门,晚上十点多钟回家成了工作常态,回家途中接到群众反映有“四类”人员的举报电话又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也成了“规定动作”。大年初四晚上九点,始终无法联系到一位接触人员,让他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心急如焚。他一个接着一个电话打,一直不停的找人,经过3个多小时的多方联系沟通,直到深夜零点左右,终于找到了这位密切接触者,随后他和社区医生进行一系列的检查登记,同时耐心劝导思想工作并发放医学隔离告知单,做到隔离但不隔绝关怀。
战“疫”前沿,党员就是旗帜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党员干部就是要在关键时刻能够站得出、挺得住、冲得快。连日来,他顶着刺骨凛冽的寒风,舍小家为大家,全身心投入到这场保卫群众生命安全的防疫阻击战中,带领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在街道路口小区设卡24小时值班。他积极协调医院、派出所、工商、蓝天救援队等职能部门和民间组织,形成联防联控的强大阵容。用脚丈量每一寸土地,用心守护社区居民生命健康,用行动践行党员初心。
疫情的防控,是对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疫情防控以来,他带领“先锋队”冲锋在前,把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身份亮出来、防控责任担起来,疫情在哪里,他就出现在哪里。他说,战“疫”不胜,责任不卸,疫情不退,奋斗不止,坚决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平凡的事迹材料篇4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却做着令人感动的事。清洁工—再平凡不过的人,却经常出现在我们面前,做着看似不起眼的工作,但没有他们,我们生活的环境却无法想象,而我们却常常忽略他们。
记着冬季的一天早上,大概六点多钟,天刚蒙蒙亮。我起床无意间透过窗户看到了一个人在空旷的道路上做着什么,因为冬天的寒冷,路上基本没有什么行人,所以他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见他穿着厚重的橘黄色的工作服,在清晨微弱阳光的照耀下笨拙的拿着铁锹在铲雪,时不时用戴着脏手套的手擦一下脸上微微浸出的汗水。这么寒冷的冬天,而且是清晨,难道他不冷吗?看着他不畏严寒的劳动着,心里说不出的心酸。看他的动作也是很大的年龄了,却做着这样辛苦的工作。这让我不禁想到他是为了生活,但更多的是为了我们大家的生活环境,为了让大家在冬季出行的路上更安全些。想到这些,我对他们有了更多的敬意。渐渐地,清洁工走远了,身影越来越模糊,但他清扫过的道路却越来越清晰。
清洁工人的工作是多么辛苦!夏季,烈日下,风雨中,依然有他们的身影,为了给我们一个洁净的环境而挥洒汗水。尽管路上的行人毫不注意他们,随手把垃圾扔到地上,可他们却毫无怨言的把地上形形色色的垃圾一点一点的拾起来扔进垃圾桶里。这是多么高尚的一种品质啊!冬季,外面虽然刮着风下着雪,他们依然坚守着岗位。寒冷的冬季,路上的人们被冻得瑟瑟发抖,从清洁工人身边匆匆走过,没有谁会注意到在他们通红的脸上为了行人的安全已经流下了冰冷的汗水。道路在他们的清理中减少了行人因路滑而摔跤的危险。他们为了给我们一个美丽而清洁的环境辛勤的付出着。我们不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吗?是他们不畏炎热、风雨、寒冷、冰雪,危险,在干净的道路上留下了自己的汗水。
让我们不要再乱丢垃圾,为了我们生活的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平凡的事迹材料篇5
诺贝尔是英雄,李比希是英雄,詹天佑也是英雄,难道仅仅英雄、伟人、科学家才是英雄吗?不,只要有朴素而美丽,纯洁而崇高的科学精神的人也是英雄。在我这颗未成熟的心灵中一直不忘这一个英雄。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我的书包破了,我拿这它走到市场看见一个老爷爷在那修包,便走了过去。
他一看到我就笑嘻嘻的对我说:“小朋友,修包啊?”“恩”我应道“书包破了一个大洞。”“来来,放在这儿,我帮你修。”他说。
趁他修包时我仔细地打量着他,一双布满皱纹的眼睛、一双长满老茧的手、一张饱经沧桑的脸,我心想:这人饱经沧桑一定会有心机,我……“修好了。”顾不得我多想,老爷爷的话打扰了我的思维。“啊!多少钱?”“3块钱。”老爷爷说道。“哦”我一边说一边掏20钱给他。他找给我钱时我还多数了几遍。
当我快到家时隐隐约约的听到有人叫我,管他呢,早点会家吃饭,我猛一回头看到老爷爷在追我,他干吗?我心中疑惑不解,等到他追到我时对我说:“小朋……友,你……的钱包!”“咦?我的钱包怎么在他手中?”等他气喘完了才知道真相原来我掏钱时不小心把钱包掉下了。“以后别丢三落四的了,我看你穿的少披上我的外套快回家,免得你父母担心啊!”顿时一股热流涌上我的心头,一切对老爷爷的不信任都烟消云散了我心想:老爷爷你为了一个不信任你的人值得吗?你虽然比不上雷锋这些伟人,但是你也是浪花里最清的一滴!
当我拿到钱包时他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开心,那么甜蜜,就像冬天的一缕阳光照耀着我们这些幼苗们!
老爷爷你虽然比不上诺贝尔、李比希、詹天佑那么伟大,但是你朴素而美丽,纯洁而崇高的精神令人永远不能忘怀。
平凡的事迹材料篇6
“国家之使命,不容辜负,我等你回来!”1月27日,正月初三,妻子白钰的这条微信朋友圈,让刚到武汉的邢正涛格外暖心。“定不负使命不负卿。”邢正涛说,“在这一刻,大家与小家,紧紧连在了一起。”
同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护士,1988年出生的邢正涛与1992年出生的白钰,因医结缘,因疫暂别。
“正月初二得知要组建医疗队支援武汉,大家都报了名,穿上这身白衣,就意味着使命与担当。”邢正涛说,“我爱人也报了名,但最后不在名单上,她为此还闹了脾气。”在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北京医疗队136名队员中,男性护士只有16人,邢正涛正是其中之一。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是邢正涛新的战斗岗位。“医疗队分成11个组,每4小时一班。”邢正涛说,“大家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穿好防护服,整理需要带进隔离病房的各种必需品。”
“正常的治疗和生活护理要胆大,敢于向前;病人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情况要心细,随时掌握。”邢正涛说,住进隔离病房的患者,经常会产生焦虑情绪,进行心理治疗同样非常重要,“比如通过聊天,给他们加油鼓劲,或者给他们比划加油手势,但都要因人而异,注意时机、方式,尽量不刻意。”
“一定要做好防护,千万别大意。”每天,身在北京的白钰都会叮嘱丈夫,“他刚到武汉的时候,我担心得很,整夜睡不着,后来看到各种防护措施都做到了位,便放心多了。”
“战胜疫情,挽救生命”,这是夫妻二人共同的心愿,也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
邢正涛出征武汉后,白钰轮岗到医院急诊大厅分诊台工作。测体温、量血压、了解病情、辅助分诊……丈夫邢正涛也是千叮万嘱,“急诊病人接触的第一位医护人员就是你,一定要做好防护。”
互相打气,共同抗疫。第一次进隔离病房前,邢正涛特意请同事将妻子与他的名字并排写在了防护服上,同时写上了大大的“我爱你”三个字。“这是我们最浪漫的战地情书。”邢正涛说,夫妻俩虽身处两地,但一直并肩战斗。
每当坐上班车,不论前往隔离病房,还是返回驻地,短短10分钟的车程,第一次来武汉的邢正涛,总是对着窗外看个不停。“我觉得武汉真的很美。”他说,“等胜利了,我一定带着白钰来看樱花,吃热干面。”
虽然因疫暂别,但白钰与丈夫心意相通,“等疫情散去,我们一起去武汉。”
平凡的事迹材料篇7
她是一名党员志愿者,她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她是新临社区党总支书记,她的.名字叫葛巍,是一名85年的基层党员干部。值农历新春佳节,席卷而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破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为了加强疫情的防控工作,保障辖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从大年初一开始,葛巍书记就一直带领社区人员在一线积极开展防控疫情工作。取消休假,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一忙就是一整天,没时间吃饭是经常的事,实在饿了就是简单的方便面一泡。因疫情紧张,她每天在所管的辖区里不知道要走上几个来回,对居民一遍一遍的宣传,一天下来脚肿嗓哑的。因一直处在一线,怕回家不安全,就把她的儿子送到奶奶家,儿子也才10岁,经常打电话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一向坚强的葛书记,红了眼眶。此时的她也想回家陪陪儿子,但是心中的信念告诉她,此时社区的居民很需要她。挂了电话,葛书记又投入到了防疫工作当中。
她不分昼夜坚守岗位,奔波在各小区的“战场”上,接到上级有关部门给的武汉返新人员名单,她冲锋陷阵,第一时间走进疑似人员的家中,事无巨细的询问情况,亲自给他们量体温,讲述在家隔离重要注意事项,每天必进入疑似人员家中,仔细掌握情况。有些居家隔离人员急需新鲜蔬菜和生活必需品时,主动帮助购买,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在社区防疫工作站点上,她的身影从未消失过,主动发放宣传单,主动送出爱心口罩,主动排查所有疑似人员信息。
平凡的事迹材料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