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写事迹材料时需要凸显人物高尚情操的独特魅力,我们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内容完整,以下是好文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材料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材料篇1
“小朋友,等一下,你认识我不?不认识我就不准从这里过去哦。”
“晓得嘞,你是徐支书嘛,你天天在村里窜来窜去,我咋个会不晓得呢。”
在某镇茅草村的疫情防控卡点上,一名戴着口罩的男子正在询问一名小男孩,他叫某,是贵州省清镇市某镇茅草村党支部书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肩上责任更是重大,在抗疫“集结号”吹响后,某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精心组织,靠前指挥,群策群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严防死守阻断疫情
“现在全村只有我一个人能够自由进出村子,这是大家给我的‘特权’,也是我的责任。”某开着玩笑却又认真地说。
某镇茅草村与平坝区齐佰镇相邻,人员流动较为频繁,为减少人员流动,在交界路段,茅草村设置了疫情防控卡点,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严格按照“三个一律”轮流值守,即:凡不是本村人,一律不准进入;凡本村车辆外出采购生活物资,三天内一律只能进出一次;凡外出购买物资群众,一户一律只能一人外出。值守人员在值守过程中必须对进出村的车辆及人员进行详细登记,须经仔细核实方可放行,为落实好这“三个一律”,村支“两委”商定除某外的两委成员率先带头,均不出村,村支“两委”工作对接、群众所需物资采购均由某统筹负责。
物资代购温暖到家
“这是卢启勇、陈杰家要买的洗衣粉,这是老张家需要的纸……”某对着采购单,一一点数。
“这是你家鸡蛋,小票在上面,你看一下。”某对委托他买鸡蛋的周安有说。
为避免人员聚集,取消赶乡场后,有的群众因出行不便而在购买生活物资上有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某摇身一变成了不收取一分跑腿费的代购员。群众可通过微信、电话或直接告知等方式将需要购买的生活物资告诉某,由他到集镇采买后再逐一送到群众手中或放在集中的地点,由群众自取。“村代购”既减少了人员流动又温暖了村民的心。
“有的群众要得急,有时候每天要跑3、4次,至少每天是要跑一次的。”某说。
疫情不灭喇叭不停
“广大村民不要到处逛,能在家中就是骄傲,没事刷刷抖音,累了就睡觉,既给国家省口罩,又能给自己省钞票……”走进某镇茅草村,便听见这一趣味疫情防控宣传。
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后,茅草村就把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作为重要任务并长期坚持,村第一书记、村支“两委”成员、联系站(所)干部逐户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外来人员排查登记。茅草村委会主任杨畑、副主任陈古德还用私家车装上了“小喇叭”,每天走村串寨滚动播放。此外,各村民小组长手持“小喇叭”以简单易懂、易于接受的方式时时进行宣传,提醒并督促村民多居家、不聚会,还将宣传内容录制成视频通过抖音进行宣传,让疫情防控知识入脑入心并能落在行动上。
“疫‘情’不灭,我们的喇叭不会停。”杨畑坚定地说。
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材料篇2
__x1972年出生,大专文化。从事井下工作多年,先后在大佛寺矿业公司综采队担任班长,运输队担任副队长,综掘队队长职务,现担任大佛寺矿业有限公司综采一队长。
20__年至20__年,__x先后被大佛寺公司、彬长集团公司授予“安全先进个人”、“安全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是赵华全个人气质和管理手段的自如挥洒。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一生中能做多少惊天动地的事情,而是看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如何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实、做好。如何算爱岗敬业?怎样才是干好本职工作?__x以他的实践给人们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一、努力学习,争作业务骨干
参加工作以来,__x一直都勤于学习,刻苦学习,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耻下问,向领导、同事请教,一方面在努力大学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订阅了煤矿开采、煤矿机械设备方面的期刊开拓视野,提高自己的理论业务技,为自己在担任区队管理人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方面是虚心的向领导、同事学习实践知识,并能够经常下井跟班,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下机电队、运输队进行了解配件加工、设备性能、设备维护保养等多方面的知识,为自己在设备管理、现场管理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第三方面是努力向老、同事学习工作做法和工作思路,使自己在工作上政治素质过硬,经的起考验。通过勤奋学习,使他的政治素质、业务技能、理论基础更为扎实;使他从一个不懂社会的新工人成为一名出色的管理人员。
二、勤奋扎实,干工作就是要干到最好
越是面临艰苦生活、复杂环境,越要坚定自己的人生选择,越要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越不能动摇理想信念。坚定信念、增强信心、勤奋扎实。__x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认为不但要勤奋工作,而且要干就干到最好,不能得过且过,无所作为。在运输队担任副队长时,为了确保106工作面恢复生产任务按时完成,他带领运输队员工一起在井底清煤泥、堵风门,清煤泥时涌水量特别大,煤泥一清走,立刻就被水补满,煤泥清的越多水就越大,一个班全是泡在水里,全身上下都是煤泥。堵风门的时候,全是齐腰深的水,虽说穿着雨裤,可是弯下腰康沙袋的时候,水就顺着裤口灌进来了,基本上和没穿一个样子,沙袋抗到目的地了,脱下雨裤把里边水倒出来在穿上,就这样一个班奋战在井下,每次他都跑在最前头,带头扑下身子干,全身心的投入到抢险救灾和恢复生产工作中去,他用行动教育了员工,诠释了大佛寺煤矿的精神风貌;
今年3月份,__x被任命为大佛寺矿业公司综采一队队长。出任综采一队队长,应该说是组织上的信任,个人能力得到充分肯定的重要体现,作为他本人应该高兴。但赵华全却无法让自己高兴起来,进入他脑海最多的是“责任”与“压力”。因为所面临的生产状况是十分严峻的。由于大佛寺煤矿是新建矿井,各项工作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工人占大多数,工作经验严重缺乏;公司处于起步阶段,工资待遇低,职工生活不能正常改善,群众情绪很大;各项管理制度尚不健全,严重影响矿井安全、高效的生产;煤层地质条件差,为高瓦斯矿井,各种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针对这种情况,他积极的进行调研,在接手队长后的一周内,连续跟班下井8次,动态的了解职工状态和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根据了解的情况,召开了班子会,成立了综采大班维修班,加强了设备维修力度,制定了工资分配制度、职工出勤包勤制度、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制度、安全培训制度等各项制度;同时切合实际的开展由队干部进行传带的培训,他本人主要负责班组长的操作、工艺、设备维修维护和思想的培训,首先解决了班组长蛮干的行为,从而带动全体职工按章操作,在4月份原煤产量就超额完成了矿业公司下达的任务。
但是由于4#煤层地质条件差的原因,9月份40106工作面出现了大面积突水的状况,最高涌水量达到200/m3多,最低也超过100/m3,困难面前不畏艰险,这是他一贯的做事风格,他从采前预报、采中现场管理、采后经验分析三方面入手,确保40106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从分析采面煤层地质结构,现场跟班,到现场采集第一手资料,结合理论知识,探求安全生产的新途径。20__年8月20日,正当零点班在工作面正常推采,井下打上来电话“工作面水突然变大,老孔流水、顶板淋水”。赵华全听完值班人会员的汇报会,迅速下井,现场观察,现场指导,立即组织跟班队长和班组长现场开会,决定一方面现在立即组织工人挖水沟、超前打水沟,在工作面架设管路和水泵,把水从工作面迅速排出,另一方面让煤机司机继续推采,并且抬刀,采空区形成自然水沟。经过一晚上的战斗,上来时已是黑天,衣服全部湿透。付出终有回报,抢险救灾任务的顺利完成是对他的最高奖赏。
11月份40106工作面推采完成,为了确保106工作面回撤任务的顺利完成,他曾连续三天和副队长、技术员到现场跟班指导,及时提出了超前支护、对于破碎顶板打木垛等有力措施,并亲自指挥管理,使得在106工作面回撤中,提前十一天完成回撤任务,并且无任何伤亡事故发生。创造了大佛寺矿业公司的记录,为彬长公司提供了丰富的回撤经验,以及为为彬长公司书写了新的篇章。他本人也因勤奋工扎实的工作,得到了公司领导和职工的一致好评。
三、德性修养好,是个热心人
__x参加工作以来,由于工作上进,态度端正,吃苦耐劳,团结,为人忠厚,品德高尚,处事能力较高,逐渐成为集团公司的业务技术骨干,无论使是领导安排的工作和事情或者是同事的工作或事情,他都努力地去完成和帮忙完成,不拉单位的后腿,不丢单位的形象,能以一种勤劳的姿态和勤恳的态度扎实地工作。
工作没有终点,只有始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以后的工作中,他将会一如既往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讲真话、办实事,不求轰轰烈烈,唯求踏踏实实,力争做一名优秀的区队管理人员。
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材料篇3
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没有专职的心理医生。学校老师们开玩笑说:“张桂梅校长就是心理医生。”
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家庭贫困的阴影,经常会使一些学生精神状态低迷,学习成绩滑坡。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张桂梅不仅耐心地开导学生,而且亲自去家访,了解学生背后的家庭原因。她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辍学。
张桂梅每晚住在学生宿舍。高一年级的一名女生情绪低落,学习成绩退步。张桂梅就让她与自己同住,经常开导她。了解到女孩的父母经常打架,女孩还常被父亲嫌弃辱骂。张桂梅3次到村中她家里为其父母调解,终于让全家和好,小姑娘脸上有了笑容,学习也更努力了。“我要救这个孩子,就要救她父母,救她全家!”张桂梅说。
“陈小琴(化名)最近考试成绩才390多分,这个成绩究竟是什么原因?”今年国庆家访,张桂梅带着满腹疑问来到船房乡华荣村高三学生陈小琴家。陈小琴家是贫困户,母亲有精神疾病,父亲受到村里帮扶,当了村里的保洁员。张桂梅明白了陈小琴的心病,亲切地鼓励她:“大家都在帮助你家,你在学校的.生活费有学校补助,你不用担心家里,应该全力以赴地专心读书。”
12年来,华坪女子高中没有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辍学,没有发生过学生自杀、自残的事件。12年来,跋山涉水的家访,每个学生和家庭的甘苦张桂梅都了然于胸。
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材料篇4
“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张桂梅作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扎根贫困地区全身投入教育事业,用生命点滴书写出来的人生故事传说彰显出一名普通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魅力。
她坚守初心,对党忠诚一辈子。张桂梅同志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是“四有”好老师要求的榜样。她响应党的号召,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跨越千里、辗转多地,无怨无悔。她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她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融入办学体系,帮助数千名山区女孩改变命运,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华坪县女子高中,是全市第一家党员佩戴党徽上班的单位。张桂梅让党员在群众和师生面前“明身份”,促使党员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到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20__年,她在领取劳模奖金后,把全部奖金5000元一次性交了党费。她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渗透在血脉里,在她身上充分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初心如磐的精神品质和至诚至深的家国情怀。
她牢记使命,为民奉献一辈子。40多年来,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张桂梅与孩子们之间有很多故事传说,每一个都是催人泪下。1997年12月的一天深夜,一个男生突然发高烧,张桂梅看到这位学生寒冬腊月还穿着单衣,当即把丈夫去世后留下的唯一一件毛背心送给了这位学生,并连夜把他送到医院,替他付了200元的住院费。第二天,当学生家长赶到医院,看到已经守候了整整10个小时的张桂梅脸色苍白,神情憔悴,这位傈僳族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
她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立志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倾力建成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当地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希望。
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材料篇5
朱彦夫同志是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人,1933年7月出生,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级伤残军人。1956年,他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开拓新的人生之路。1957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群众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教育,经过25年的艰苦奋斗,使全村群众逐步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过上温饱殷实的好日子。20__年3月31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5月16日第二次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
(一)自费办起山村图书馆和第一所夜校
1957年,那时的张家泉村是出了名的穷村,老老少少识字的没几个。朱彦夫意识到要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朱彦夫决定在村里建个图书室,但是,当时的条件异常艰苦,他拿出微薄的抚恤金,置办图书,创办图书室。又办起了山村里的第一所夜校,教群众识字。他亲任教员,为了在黑板上写字,他把粉笔上套上弹壳,用两只残臂夹着写字,弹壳扎进残臂钻心的疼。夜校离家很远,朱彦夫每天拄着双拐,拖着17斤重的假肢,天天晚上风雨无阻。
他的心血没白费,在2年多的时间里,100多名学生从夜校走出,成为张家泉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此后各生产队、大队的历任会计,都是夜校的“毕业学员”。
(二)棚沟造地,向山沟要良田
张家泉村两山夹一河,村边的赶牛沟、腊条沟、舍地沟,把农田分得七零八落。尤其是最大的赶牛沟,常年洪水冲刷,沟里乱石如阵,寸草难生。
要脱贫,先改地。朱彦夫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棚沟造地,用石头把沟棚起来,上面填土,让农田连成片;下边淌水,洪水来了也冲不了地。朱彦夫说:“不干,沟还会一年年荒下去;整起来,就是咱村的粮囤子。讲困难,我这个残废都不怕,你们还怕啥?”一番话,说得人人面露愧色。士气鼓起来,发展就有了希望。忙完秋收,张家泉人开进了“赶牛沟”。镢刨锹挖,筐抬车推,一干就是一个冬春。
一个冬春下来,搬了2万多方土石,建成了1500多米长的暗渠。荒废了的赶牛沟,变成了40多亩平展展的良田,当年增产粮食5万多斤。舍地沟、腊条沟也变成了70多亩良田,直到现在仍给村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修建大口井,解决山村缺水问题
张家泉是个缺水村,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别说浇地灌溉,吃水都是难题,为了吃水,村民得跑几里山路。
朱彦夫请来水利专家,翻山越岭,数不清摔了多少跟头。水源找到后,他天天靠在打井工地,现场指挥。数九寒天,张家泉的打井工程热火朝天。打到10米多,井底开始见了水。朱彦夫放心不下,非要下井看看,混合了断肢创面上磨出的血水,生生把假肢和断肢冻在了一起。
经过一个冬天,一眼深6米、东西宽24米、南北长33米的大口井终于竣工了,张家泉村有了历史上的第一眼大口井。此后的两个冬天,朱彦夫带领乡亲们一鼓作气,又打出两眼大口井,修建了1500米长的水渠,彻底解决了村民用水匮乏和无水浇田问题。
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材料篇6
中国地大物博,能人辈出。2013年,有一个叫张培萌的青年打破了苏炳添的记录,并且还是大幅度打破。张培萌不仅短时间内连续跑出两次10秒04和1次10秒整,还在全运会上10秒08的成绩打败了苏炳添。张培萌在世锦赛上跑出的男子10秒的亚洲黄种人最佳成绩,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成绩。苏炳添感受到了同时代的天才选手的速度。
但是苏炳添没有就此消极,反而把良性的竞争当成了一种更好的促进。终于苏炳添迎来了证明自己的机会。2015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比赛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男子100米第三名。这个成绩打破了10秒00的全国纪录,并且也在正常风速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第一位进入9秒关口的亚洲本土选手。2016年,苏炳添再次征战里约奥运。在里约奥运会100米半决赛,苏炳添以10秒08排名第14位。
成为中国飞人,甚至亚洲飞人好几年后,苏炳添终于拿到个人的第一块大赛金牌。亚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他跑出9.92秒。9.92秒,不是他个人最好成绩,他曾创造过9.91秒的亚洲纪录,也曾在顺风2.24m/s的风速下,跑出9.90秒。
这足够让人兴奋了。日本网友也很兴奋,即便他们本国选手山县亮太仅仅获得了第三名,他们还是赞叹道,“太强了,日本运动员估计要等100年才能赶超中国选手。”还有人说,“中国体育除了足球,其他都很强,男子百米都可以与世界一流选手较量。”
看到这样的夸奖,我们固然很自豪,但仔细思考苏炳添的故事,这其实是一种科学的胜利。现代体育,已经不讲究大力蛮干,讲究的是技巧,是科学。苏炳添的励志故事、鸡汤故事背后,其实是一个科学的故事。
比赛前,苏炳添拿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小皮尺,他在认真测量起步器与跑道之间的距离。过去一年,他一直携带着这个尺子,有一次去马德里比赛差点丢了,他请裁判帮他一起找,找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回来。
苏炳添是处女座,他的形式风格也很处女座。7点起床,23点睡觉,中午午休一个小时,每天训练结束写日记。他对训练有强迫症,仰卧起坐、蹲起,要求100个就是100个,少一个都不行。每日训练后,坚持水疗和按摩,不管开心或不开心都不会更改训练强度,10多年来一直如此。有次和乔丹一起参加耐克的活动,活动开始前,他还到酒店健身房,练了会儿慢跑。
他很了解自己的身体,也很爱护它。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吃任何不利于肌肉生长的食品。他不追求大运动量的训练,从来没让自己练吐过。每次去体育馆带上一名队医,帮他做训练间隙的身体恢复,他明白自己身体的惯性,并由此安排训练计划。“赛前一个月达到训练量的顶峰,然后逐渐下降,到赛前第十二天达到最低,然后再慢慢向上,让身体在比赛时达到它的最佳状态”。
为了跑得更快,他还换过起跑脚。20xx到20xx年,他在欧洲参加了十几场比赛,成绩却很糟糕。他意识到自己跑步节奏有问题,“我前面60米太快了”,他在想怎么让这个快拉长到一百米,让这个速度更加地有节奏。他想到了换起跑脚。
换起跑脚很难。百米短跑更多靠的是身体记忆,要改变这套记忆,等于打破一切,从头开始。刚开始练习时,蹬起跑器完全使不上力,和外国女选手一起训练,也能比人家慢了一两米。他请了专业教练,美国著名跳跃教练、也是中国队的外教兰迪。当他终于跑进10秒大关,跑出9.99秒后,为了稳定这种感觉,他会每晚睡前会反复回想奔跑的全程,将感觉在记忆中固定下来。
科学训练、科学休息、科学地利用自己的优势、科学地打破极限,这就是苏炳添。苏炳添的个人故事,纵然是一碗典型的励志鸡汤。他拥有鸡汤里的所有元素:小镇青年、半道出家、不完美的身材、不占优势的人种、坚持不懈的努力、无人能及的高度。但熬成这些鸡汤的,是围绕他的一系列的科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先进事迹》,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材料篇7
张顺东、李国秀夫妻俩都是一级残疾。丈夫右手和双脚先后截肢,只剩下一只左手;妻子生下来就没有手,只有一双脚。在常人眼里,他们并不适合组建家庭。
“当初,我到她家提亲时,她哥哥不同意,她本人也不同意,怕两个残疾人在一起无法生活。”张顺东说,他并没有放弃,最终以真诚打动了她,组建了这个特殊的家庭。
结婚后,他们经历了短暂的甜蜜,但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相继而来。家里贫穷、住房破旧,感觉“日子过得像爬大山一样难,两人想死的心都曾有过,觉得自己的命实在是太苦了”。
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一家人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李国秀常常流着泪说:“我这一生最大的亏欠,就是不能给孩子一个拥抱。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用双手抱大的,而我家的两个孩子是用双脚抱大的。”
“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脚”
家中有小是个宝,儿女是全家人的希望。“决不能把贫困传给下一代,再苦再难也要供孩子读书。”
不论天阴还是下雨,常常是别人还没有起床,夫妻俩就上山找猪草,下地种庄稼。
“靠养牲口、种庄稼增加收入,是我们靠自己努力能够做到的。”张顺东说,妻子虽然没有双手,但她的脚像手一样灵活、有力,煮饭、喂牲口、针线活等家务,她样样能干;除草、收花生、种红薯等农活,她样样在行。
夫妻同心,黄土也能变成金。面对困难,张顺东总鼓励妻子说:“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脚,没有什么坎过不去。”夫妻俩就这样相互扶持着走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
2023年先进人物事迹材料优质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