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的准备需要注意保护隐私和敏感信息,确保不会泄露个人或组织的机密,在事迹材料写作过程中要突出人物在实践中的积极探索和创新精神,激发读者的求知欲,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廖俊波事迹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廖俊波事迹心得体会篇1
2017年3月18日,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的时间永远的定格在了这一天。他就是人民的好儿子,党的好干部廖俊波。廖俊波无疑是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需要对标的先进,他是千千万万党员干部中涌现出的先锋模范代表。因此,各级党组织,每一名党员都应该学习其优秀品质,将“两学一做”推向一个高潮。
有榜样才有追逐的动力,现如今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作为党员更需要榜样的指引。无疑,廖俊波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作风就是做优秀党员践行的风向标。在中组部的学习文件中,我们不难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廖俊波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强调廖俊波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可见,廖俊波是脚踏实地,真正的用行动践行了党员精神的真谛,从而得到了党中央的认可,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
廖俊波因为心中有群众,才能发挥巨大光芒。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党的性质与理想的体现,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看一名党员干部是否坚守和践行党的宗旨,关键看他是否时时事事处处想着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干群众之想干,模范带头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优秀的共产党员就是靠艰苦扎实的作风来联系、影响、带动群众的。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首先要学习廖俊波心系群众、为民造福的公仆情怀,真正把群众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为百姓谋福祉,从而赢得人民的支持、信任与拥护。只有这样,才真正的践行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学习廖俊波精神,永葆党员先进性是“两学一做”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把对照学习中汲取到的重要精神和宝贵经验转化为一种行动自觉、纪律自觉,通过真改、实改,真学、真做,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取得实效,正真的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廖俊波事迹心得体会篇2
而今,廖俊波同志离开了我们,他的一生就此戛然而止,但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向我们展示了一线总指挥的时代情怀。
深入一线的情怀。在政和这个山区县城,发展十分滞后,因为交通闭塞,基础薄弱。为此,他刚到这里,便主动深入群众,找出发展长期滞后的原因。虽然是县委书记,他没有高高在上,没有拈轻怕重,而是深入贫困村,开展驻村蹲点调研,把脉问诊,分类推进精准扶贫。他带头扑下身子,卷起裤腿、跑田坎,穿长筒雨鞋走烂泥田。他找到了贫困群众的症结,那就是农民发展生产,不知道钱从哪里来,为此,他牵头带动政和县在全国率先开展小额扶贫贷款试点,用200万元政府保证金撬动支农信贷3000余万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廖俊波同志真正领会了一线总指挥的精髓,那就是工作在一线,生活在一线,调查在一线,这样才能真正当好一线总指挥。
敢于担当的情怀。要发展,就得招商引资,在重要的招商项目中,他始终做到亲自会见、亲自接待、亲自协调、亲自洽谈,为的就是给县里引进项目。在他的带队招商下,组团式引进了65家电机企业,总投资32.4亿元。在城市建设中,每个项目的关键点,他都亲自参与,为的就是让各个项目都建成精品工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真正体现了新时代一线总指挥的担当精神。
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在廖俊波眼里,摆脱贫困,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他为了23万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立足于打基础、利长远。坚持做到一任接着一任干,给后一任打基础。为此,一年到头,他几乎天天工作到深夜,双休日、节假日,他几乎都在政和度过,成为了干部眼里的铁人、工作狂。他让一个长期处于全省末位的扶贫开发重点县,走出了一条后发赶超的路子。在他眼里,能够当好一线总指挥,能够带领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就是一线总指挥最大的使命,就是生命中最大的自由和快乐。
廖俊波事迹心得体会篇3
广大党员、干部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学习他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苦干实干的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从实践中学,苦干实干,不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时不待我、事不过夜的要求和干劲,学习传承廖俊波同志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苦干实干的精神,以实际行动铸就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优秀品质。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都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去实现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以蜡烛成灰、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做一心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不忘初心跟党走,勇敢前行。“为人民的事业而死,重于泰山”,廖俊波同志践行了“三严三实”,严于律己,依靠群众,为了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践行着一位优秀共产党人的高贵品格,同时也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了党和国家的认可,更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
以廖俊波为榜样,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高度自觉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服务于人民,增强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意识,不断的在实践中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贯彻始终,让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红利,确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落到实处。廖俊波用其短暂的一生,对党忠诚、敢于担当、实事求是,是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忠实代表。
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学习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以榜样为精神,脚踏实地开展工作,践行“三严三实”,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常抓不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动力。
廖俊波事迹心得体会篇4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故人泪满襟”。年仅49岁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在工作途中突然离去,未留下只言片语。他却用最果敢的行动,最无私的付出,最无畏的牺牲,诠释了公仆情怀,用生命点亮前进的“灯塔”,是践行“两学一做”最生动的实践。
以忠诚为魂,做心中有爱的好干部。廖俊波同志曾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只有心中有党、心中有人民的好干部,才会始终将忠诚摆在第一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将人民的冷暖记在心头,用最质朴的真心,最果敢的行动,为群众尽心尽力尽责,见证着一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
以民生为本,做心中有民的好干部。当地群众说:“园区是廖书记用脚步丈量出来的”。面对地处山区,交通闭塞,基础薄弱,全省倒数第一的“政和”标签,他集思广义,召开三天社会发展会议;他带头深入基层,与群众共商发展大计;他废寝忘食,天天工作至深夜;通过短短4年,实现了全省倒数第一到全省前十的“飞跃”。而只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的好干部,才会如此忘我工作、鞠躬尽瘁,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全部。
以担当为要,做心中有责的好干部。发展等不起,唯有大担当。廖俊波同志信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他所主政县的工业园区从2012年7月破土动工,3个月完成征地3600亩,半年后首家企业投产,创造了“政和速度”。正是这种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担当的精神,为政和县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源动力”,树起了实干的丰碑,成为社会发展的“领头羊”,是人民群众当之无愧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以廉洁为根,做心中有戒的好干部。“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不论是在现场会上“党风廉政建设党委负主体责任,主体责任都包含什么内容?”的质问,让一些党委书记如坐针毡的“严要求”,还是亲自主动找相关违纪人员谈话的“细心关怀”,亲抓亲管亲落实的“当家人”风范,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和环境”,取得了“全县干部无一违法犯罪”的傲人成绩。而正是这样“心中有法、心中有戒、心中有戒”的好干部,凝聚起了社会发展源源不断“正能量”。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全体党员干部当以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为镜,向先进看齐,向榜样学习,撸起袖子加油干,俯下身子抓落实,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满意指数”,用自己的“奉献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用自己的鲜血乃至生命筑造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奠基石”。
廖俊波事迹心得体会篇5
廖俊波同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心系百姓,锐意进取,务实担当,廉洁自律,树立起了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党员干部要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学习廖俊波精神,基层党员更要以身作则,在为民实干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011年6月,廖俊波走马上任福建省政和县县委书记。当时的政和县人均综合实力全省倒数第一,长期是福建省长挂点的帮扶县,被形容为“全省之尾”,县委书记也被戏称为“省尾书记”。廖俊波却认为:“政和相对落后,反倒是个干一番大事业的平台。想想,咱们一起努力,在全国率先蹚出一条县域经济改革发展的路子,打它个翻身仗,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他喊出了一句十分响亮的口号:一切为了政和的光荣与梦想!有了这样的志向,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和动力。党员干部无论身处何职何位,都要立下为党、国家和人民作出突出贡献的志向,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学习廖俊波精神,实干担当出实绩。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下,有些地方出现了“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的不作为现象。有的党员干部觉得自己不贪不占腰杆硬,乐做太平官;有的党员干部热衷于摆官架子、打官腔,而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亟待解决的问题能拖就拖,甚至置若罔闻。这样的党员干部需要好好学习一下廖俊波的实干担当精神。廖俊波上任政和县县委书记后苦干实干,4年后,政和从“省末位”跨入增长速度“省十佳”,城市建成区扩容近一倍,3万多贫困人口摘掉帽子。在廖俊波的推动下,南平航天体验馆从签订协议到建成,仅仅用了80天;计划总投资2亿元的闽铝轻量化车厢和物流车项目,从签约到建成投产只用了69天。党员干部要像廖俊波一样,敢于接“烫手山芋”,不搞“击鼓传花”,挑重担,啃硬骨头,不断提高自己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实实在在的骄人成绩。
学习廖俊波精神,廉洁自律有敬畏。从各种腐败案例中可以看到一个“能人腐败”现象。这些腐败掉的“能人”一般有这样一个补偿心理:自己贡献大,捞点儿算啥?习近平总书记早就告诫党员干部: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党员干部要像廖俊波一样,平时清正廉洁,取得了成绩和荣誉,依然廉洁自律,保持谦虚谨慎态度,保持对纪律规矩的敬畏。
2015年6月,廖俊波光荣当选“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面对同志的祝贺,廖俊波极其认真地说:“优秀县委书记这个称号太重了,我生怕辜负了党,辜负了老百姓。今后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对得起这份荣誉。”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牢记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保持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共产党人本色,用更加自律的态度和更加突出的成绩,回报党和人民赋予的荣誉。
真正为人民干了好事、实事的党员干部,人民不会忘记他,而会敬重他、爱戴他。廖俊波同志今年3月不幸离去,但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事迹留下了来,廖俊波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党员干部。致敬的最好方式是继承和发扬,让“廖俊波精神”星火燎原、落地生根,在实践中成长起无数个为民务实、廉洁担当的“廖俊波”。
廖俊波事迹心得体会篇6
廖俊波,1968年7月生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一个农村家庭,从南平师专物理系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职教期间他教学方式灵活,课堂气氛活跃,与此同时他还主动担任学生生活管理方面的工作。虽然琐碎,他却乐此不疲。两年后的毕业考试他的班级成绩名列片区第一。
教学如此,从政后也是如此。经推荐,廖俊波被调入了镇政府。在他从政的20几年里,他所管辖过的每一个地区无一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担任拿口镇镇长期间他深层调整农产业结构,果断改革财税体制,打破先例建造乡镇工业园区,离任前将拿口镇建设成为经济强镇。在担任邵武市副市长期间,他使全市规模工业产值三年翻番。在出任荣华山产业组团管委会主任期间,凭借一个人、一部车和2000万元包干经费,硬生生的铲平了13个山头,签了51个项目。廖俊波常说,招商引资,要有跪地求婚的真诚和勇气。短短几年他把荒山变成了金山,岁月却把他从青年变成了中年。2017年3月的一个傍晚,廖俊波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9岁。
廖俊波的一生传奇又令人钦佩。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用他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什么是动力,什么是目标。他在任的二十几年间始终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对待每一个岗位都倾尽心力。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对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做出过重要指示:“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真正做到了俯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
廖俊波的事迹,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更鼓舞和启发了我们每一位公职人员,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廖俊波只是一个缩影,我们的党员干部中还有成千上万的廖俊波奋战在工作的第一线。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我们的生活才变得越来越美好,我们的国家才越来越强盛。为官要学廖俊波,真正的俯下身子,苦干实干,才能真正的让人民群众牢记于心。
廖俊波事迹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