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心得5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在撰写心得时,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过多修饰,通过心得分享,我们可以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书法心得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书法心得5篇

学书法心得篇1

xx年已过去,一晃学习书法好已好几个年头啦。回想这几年走过的路,颇有一些感触,未必都对,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不对的地方请书友们指正!书法学习真很难吗?

很难!要不为什么那么多人终其一生也未得其三味?可想想也未必,还有很多人年轻轻就写的很不错,登堂入室啦,有的还很有了一番成就。那么是哪里出了问题?我想应该是三个方面。

首先是专注力!

现在网络社会,信息爆炸,一切来的太快太猛,不是过去的想看看不到,现在是你看不完。古代的人能看到几本帖?有人终其一生也没见过几本,董其昌写了多少年才见到大王墨迹,自以为自己不错了,可当真看到墨迹才明白差的远。

反观今人学书,唾手可得资料太多,哪个人手里没个一二十种字帖?今天练柳,明天写篆,写不好再写写欧或者行草……一位老师曾说“一本帖写不好,其他的也好不到哪里去。”此乃至理名言!柳体线条不行就去练篆书,妄图通过练习篆书写好柳体字,这怎么可能,纵然练习篆书对线条有帮助,可柳体的笔画是篆书的写法吗?只要你写柳,你还是要老老实实回来在字帖里体会,别无他路。仔细想想,不难发现我们缺的是专注力!你有没有拿出几年的功夫真正钻进去,深入进去?想与别人不同,想绕近路,结果事与愿违白费功夫。

当然,也许开阔了眼界,可这个世界不缺开阔呀!今天你拿出手机几乎没有搜不到的信息,浮皮潦草的开阔扎不下根,人人都搜得到的东西不值钱!这个世界缺的是深度,只有用专注力和时间铸就的`深度才是有价值不可超越的。

第二个我觉得是选择和相信的力量。

要学会选择,人生处处是选择,会选择是个学问。过去社会简单,人们口口相传,《水浒》里陌生人听说及时雨宋江往往“纳头便拜”,为啥?名声在外!可也就一个宋江。今天你试试,真的假的满世界飞,你搜个条目瞬间出来几十万,别说看了,筛选都费劲。网络上书法老师满天飞,真的假的来不及分辨,太多啦。这选择就是个问题,什么样的老师是真本事,有责任心,能教好,擦亮眼睛很重要。

而“相信”更重要!

总想说每个学书人背后都有一套哲学体系,你想改变他非常难!尤其是成年人,老师的话当面好好好,过去一遍完,这就是为啥有时候成年人还没有小孩子学得快,因为小孩子单纯。

我总讲一个故事,如果佛祖在悬崖边说你跳下去,跳下去你就成佛……你会跳吗?如果佛变身成普通人呢?相信是一种力量,如果真正找到了好老师就要有足够的勇气去相信,不拿出虔诚的劲头和勇气跨出这一步,你怎么能成佛?孩子和成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孩子把什么都当真,成人什么都不当真。

说过了专注力和选择与相信,再说说怎么学的问题。

人应对问题需要两种状态,一种是潜意识,一种是显意识。不需要动脑子思考的都属于潜意识,比如抄字帖,很轻松啊,一遍一遍地抄,还很有成就感,几天一通,一年几十通。但每一个字都要动脑筋就很累了,人类的大脑不喜欢思考,思考很消耗能量的,所以进化过程中不涉及生死问题一般不启动大脑思考,每天生活潜意识就够用,但学习不行,不思考难有成效,必须边写边思考边修改边琢磨边比对,这个学习的过程伴随一生,很辛苦!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学几年就卓有成效,而有的人写了很久不得要领。

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这几年学习过程中一点点肤浅认识,也是走了很多弯路犯了好多错误得来的体会,未必对,还得请大家多多指正,文字浅显有不通地方请指出,谢谢!

学书法心得篇2

很感谢市教育局暑期给我们安排的这次书法培训,也很感谢何连海等多位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给我们上课,这几天培训我们收获很大,得出以下感想。

我们都知道,书法是一门艺术。它是以文字为素材,以线条为内容,以技巧为精髓的艺术形式。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龙脉,书法艺术是与每个中国人最亲近也最温暖的艺术。有文字就有了书法,有书法就有了文明史。

书法练习活动既是书法技能的训练、提高过程,又是锤炼一个人的意志和心境的方法。

这次的培训充分调动了美术教师当中爱好书法的积极性,引起了大家对书法的重新关注,培训课上教育局请到了连云港市很多优秀的书法家,他们认真的给我们讲解书法史。与此同时,本次培训班更是荣幸邀请到何连海老师给我们讲授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学习书法的本质所在。在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大家认真听讲、体会,个个都那么的聚精会神,听的是津津有味。当老师宣布自由练习时,老师们个个昂首挺胸,坐姿端正,手握毛笔,双眼都很认真的看每一个字的结构,小心仔细临摹每一个步骤笔画,如此反复练习,多加强化。虽然刚开始字写得不怎么样,但也毫不气馁,继续努力,过不了多时,竟也进步了不少。

练习书法需要耐心,耐心往往培养了人的一种气质。“速成书法”、“短期书法”都是误人子弟的方法。正常的书法练习过程是以字帖为中心,“择帖幕帖和临帖”来逐步提高。书法需要真功夫,需要时间浇灌。当你练到一种境界,铺开一方宣纸,你的心就凝聚在书法的起笔、落笔上,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嘈杂,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有了一定的书法成就,你还可以达到平静愉悦自信的心境。

本着唤醒手写乐趣,寻找中华文化的宗旨。我们的这次书法培训活动,可真是获益匪浅啊!通过这次培训,我们看到了广大老师对书法产生的浓厚兴趣,看到了他们在书写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字时热情。大家上课认真听讲,下课热烈讨论,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培训期间,各位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全体学员严守纪律,学员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友好的同学关系,是大家都所推崇的。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在书法培训班中找到书法的魅力,练就一手好字。

学书法心得篇3

3月18日,我到滨州市授田英才学园参加了全区中小学书法教学公开课观摩会。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滨城区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办公室主任王建鲁、办公室工作人员以及全区中小学书法教师。会议议程是第一、三节分别听了由刘宁宁、黄丽丽执教的三、五年级的横折折撇的写法和木字旁的写法两节课。第二节课参观了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写字作品。最后一节课是评课和讨论环节。下面重点就两节书法课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第一节是由刘宁宁上的《横折折撇的写法》。课一开始,由学生背诵的`《坐姿执笔歌》。然后开始讲课,从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到最后对学生的及时评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接下来是欣赏的环节分别欣赏了草书、篆书、隶书、行书等等作品,学生兴趣很高。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整堂课给我的最大体会是教学各环节的设计,其次是这堂课的一个亮点那就是教师注重了对学生的及时评价。

第三节课是由黄丽丽上的《木字旁的写法》。课一开始也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背诵《坐姿执笔歌》,这可能是在全校推广的。但是有所不同的是黄丽丽老师还在课的中间环节插进了《快乐手指操》这样使整堂课有始有终,更加紧密。然后是授课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师生一块欣赏了汉字的演变史,找到木子的写法,练习环节无非是教师板书、学生练习。黄老师也注重了对学生实时的评价,这和第一节课不同的是学生自己评价。整堂课给我的最大体会也是教学各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

本次会议最后一个环节是评课,分别叫了参会人员分不同城区、不同乡镇的四位老师参与评课,评课起点高、既评出了有点,有点到了不足,真让我受益匪浅,真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去参会学习。

学书法心得篇4

首先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外出学习机会,通过本次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对书法艺术的认识。让我体会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自仓颉造字,中国汉字便已经存在了。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它在今天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练习书法能丰富自己的头脑,提升人的整体素养。

本次学习内容共有三天,前两天为领导讲话和理论讲座,最后半天为书法训练和书写。在第一天中,市书协和市教育局的领导对本次培训做了动员讲话和培训内容介绍。临沂大学书法系刘希龙教授介绍了书法的发展历程及功能,介绍了运笔的姿势和感觉,刘教授的讲解非常精彩,纠正了我以前的一些错误认识,改变了运笔方式,找到了书写的正确感觉和状态。临沂大学书法专业讲师卞宏老师于北师大书法教育研究生毕业,他介绍了楷书、隶书、篆书的发展历程,每一时期的碑帖特点,临写要点等,把书法的发展脉络梳理的非常清晰。王栋老师介绍了草书行书的发展历史,并介绍了相关知识。

三天的学习使我受益颇深,学到了很多笔墨知识,使我得到了一下启示:

练一手好字,可以让自己受益终生。常言道,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的好坏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这个人的性格和修养。把字写得整洁规范,可以给其他人留下好的印象,反之,就会给别人留下坏的印象。一个人连字也写不好,其他的事办成功的几率也就不大。练习书法可以修身养性。学习书法可以改变一个人毛躁、急功近利的坏毛病,养成耐心、细心和毅力等良好的品质。练习书法还可以陶冶情操,练习书法要求练习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高度的学习热情,日复一日的.坚持下去。

如何练习书法呢?练习书法,首先必须喜欢和热爱书法,以高度的学习激情投入到练习中去。其次,练习书法,要懂得创新,不能一味模仿,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最后,练习书法,还要有一颗坚持的心,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坚持到底,才会有收获。

本次使我认识到,学习的目的是应用于书法教学,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书写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我要把本次学习的经验和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书写技能得到提高发展,培育更多的书法人才。

学书法心得篇5

7月20日,受妻子的影响一起去听了一场书法讲座。那应该是级别很高的书法论坛,从主办方中国书法家协会、省文联就可看出,妻还说这几天有香港、大陆等大学的著名教授主讲,在我大半天的听讲中苏大的著名书法博导、苏州市书协主席华人德先生自始至终在主持与串词。

上午是香港大学的艺术系主任莫家良教授主讲《从北山堂收藏谈中国书法史的若干问题》,“北山堂”是已故香港著名企业家、收藏家利荣森的私家堂名,其收藏中国文物甚为丰富,尤以中国书画最为著名,其中大部分已惠赠中大文物馆,莫教授对捐赠的百余件书法作品进行了很深刻的研究,从他今天讲的三个方面对于我这样的书法门外汉也能有所感受。书法与传承,列举的第一件作品是中国南宋第4位皇帝宋宁宗的《楷书为坤宁生辰书诗》,莫教授认为皇帝书法一般都较受书法界重视,加上宋宁宗的书法作品较为罕见,而这首诗是由宋宁宗书写送给生日的太太,从多件作品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其手迹是传承于宋高宗书风,期间展示了多幅作品说明书法中的传承;书法与人品,其中介绍的两件作品印象颇深,两件长卷分别是明代书法家王宠《行书借条》,以及明末清初周茂兰为报父仇而用鲜血写成的《血疏贴黄稿》,一件是不起眼的借条,一件是已渐淡的鲜血书法,但后来有那么多的著名书家与名人为其题跋,其意义已超越了书法本身,是书法与人品的最佳诠释;书法与生活,莫教授列举了许多书法家在出好作品的过程的书写环境及心境,继而论证了书法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因为莫教授自身的深厚造诣、又是对这些藏品的深入研究,所以可以娓娓道来、可以深入浅出把深奥的内容讲透,这是像我这样的旁听者听后对书法知识的一点感受。

中午没有休息,在这样一个诱人的场所——平望玫瑰园转了一大圈,满园绿化,步步成景,绿荫之处散布着一个个会馆,会议、休憩、讲坛、养身、修心之好去处。

下午浙大艺术与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缪哲教授主讲《重访“楼阁”》,他讲的关于汉代建筑(孝堂石祠“楼阁拜谒图”)的意义值和表现等,由于与之相隔甚远,很那听懂,听及一半就悄悄退出,但还是能看到全场听者此起彼伏地在用手机、相机拍摄幻灯展现的图片,气氛甚是热烈。

讲坛的听者来自全国各地的书家,也有大学学习书法的学生,大家对之的痴迷犹如朝圣,这样的级别、这样的规模、这样内涵丰富的讲坛在苏州已经举办了四次,这是一个文化名城的需要和重视,更是一批书法精英对苏州书法、文化之培植的热情与信心。由此想到了我们的教育,可以说我们的每个层面都在说如何重视教育,当然硬件的投入已经可以看到众多的佐证,但软件的关注远远不足,没有好的方式方法,没有多少的热情注入,有的只是口号与命令之类的空洞。像暑期中也有各级各类的培训,但这样的培训会有多少的吸引力,能不能让大部分的教师听着而痴迷于其中?我听说教育的培训投入应该相当可观,然高质量的讲坛却很难与普通老师谋面,这也许与组织者有一定关联,大学有许多知名的学者,民间也有众多的高手,而我们普通的老师却很难听到他们的声音,有时听到的也只是些味淡意空的内容,于是只能是昏昏沉沉而毫无引力可言。最近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民间组织,邀请到某某著名人士、专家教授,收费也很高,但真正的效果如何,也只有天知道。其实众多的老师还是希望能有一些充电的机会,只是我们的组织者能否以方便为重,能否为老师“投其所好”?如果能像书法讲坛那样,每年能请到几位有实力、有内涵、通地气的人士前来为一方的老师讲讲、聊聊,其得益的肯定比造一幢豪华的教学楼更大、更重!

学书法心得5篇相关文章:

书法培训的心得体会8篇

书法课心得体会范文7篇

学习书法培训课心得体会6篇

练书法后心得体会200优质7篇

练书法后心得体会50精选8篇

练书法后心得体会50推荐6篇

写书法时的心得体会优秀8篇

书法课硬笔书法教案8篇

书法兴趣活动总结7篇

县书法协会工作计划8篇

学书法心得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7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