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写篇心得记录下来,通过写心得的方式,我们可以将自己内心的感受记录下来,以下是好文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个人心得5篇,供大家参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个人心得篇1
“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意义重大。党员干部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决策者,也应发挥自己的力量为“十四五”蓝图添上一抹色彩。
添一抹“念兹在兹,人民至上”的信念红。民惟邦本,本固邦宁。7月以来,先后前往吉林、安徽、广东等地调研考察,深入基层一线、深入公司企业,从田间地头查看粮食生产及土地保护利用到防汛救灾现场恢复生产,从“半条被子”红色教育基地及文旅资源开发到企业自主创新。这充分说明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共产党员的政治信条。党员干部要将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在“十四五”时期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添一抹“远方有诗,美丽乡村”的和谐绿。回眸“十三五”,现代化农业之路,不仅让人民群众的收入提升了,更让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实现稳产粮、稳增收。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对环境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绿色,不仅仅在山川大地蔓延,更是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延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要继续擦亮绿色生态名片,走现代化农业之路。大力发展精细农业,推动农业与旅游、健康、文艺等深度融合,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寻找平衡发展之道。
添一抹“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智慧蓝。“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十四五”规划涉及方方面面,民主法治、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科技创新、国民教育、医疗卫生等等。如何更好地制定和落实,党中央问计于民,首次通过互联网就“十四五”规划编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为编制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党员干部要坚持顶层设计和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相统一的好传统,善于倾听民声、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发挥“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的作用,推动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不断蓬勃发展。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在“十四五”这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党员干部要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信念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气魄,做好自己的事,沉下心来抓落实,共同谱写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篇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个人心得篇2
既“培”又“养” 育就更多“优秀人才”
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作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加快国内人才培养,使更多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人才强技、人才强国目标,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
人才重在“培养”,而且要做到既“培”又“养”才能育好“参天大树”“栋梁之材”。如何“培”、怎么“养”大有文章,需要大做文章。
要注重“培根”,夯实人才健康成长的“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前进的力源。所谓“培根”就是加强对年轻干部、青年人才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家国情怀教育,提高思想政治修养,增加道德品质涵养,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知党情、感党恩,树立科技报国、科技强国意识,将忧国忧民、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操、崇高境界扎根内心深处,成为刻苦学习、刻苦钻研,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不竭动力。
要做好“培土”,压实人才健康成长的“土壤”。“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众所周知,植一棵树,如果只放进坑里就完事了,这棵树很快就会被风刮倒,水分流失,时间不长就会枝枯叶黄。只有培好土、压实土,才能抗风雨、防日灼,才能不断汲取水分养料健康生长。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培养优秀人才就要给青年人科学合理压担子、出“难题”,让年轻人多在风雨中洗礼,多在艰难中历练,多在实践中锻炼,多在担当中磨练,切实多“培土”,压实人才不断成长的“土壤”。
要调好“温度”,营造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适宜的温度是动植物健康生长的必要条件。人的成长进步同样离不开“温度”的力量,而这种温度不是自然的环境温度,而是组织的关心、领导的关怀、同事的关切、社会的关注等,是一种情感力量,是社会环境的“温度”。只有调节好社会环境的“温度”,才能更好地让人才迸发活力,产生动力。对此,组织、集体要多关心人才的日常工作和学习,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攻坚克难的后劲;领导干部要多关心日常生活和心态,及时纾解心理压力,增强坚定前行的信心;社会家庭要做好有机结合,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要加足“养分”,完善人才健康成长的“机制”。无论动物还是植物,必要的水分和养料是促进其茁壮成长的重要条件。培养优秀人才同样离不开“养分”,而这种“养分”就是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体制机制。要围绕人才发挥才华搭建平台,尽力保证人才有较好的经济待遇和生活条件,让人才有更多获得感;要注重对人才创新能力、贡献力度的物质、精神和政治激励,让人才有更多荣誉感;要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发掘、选拔使用、流动配置等保障机制,切实为各类人才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面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务必树立科技领先、人才当先意识,做好人才“培养”文章,真正既“培”又“养”、既“引”又“育”,让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让人才成为推动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个人心得篇3
让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中央讲话,总结2020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既总结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瞩目成就,又为2021年经济工作指明方向、提供遵循。中国经济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取决于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离不开对人民至上的始终坚守,有制度优势保障、科学决策护航、科技创新驱动。唯此,才能让中国经济这艘巨轮披荆斩棘、破浪前行,把握机遇、行稳致远。
把稳“方向盘”,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中央权威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依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依然严峻,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越要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凝聚一切力量,集结一切智慧,全力推动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掌好“为民舵”,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决策的根本前提。中国经济正增长的背后,蕴含着对人民利益的始终坚守,无论是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还是在脱贫攻坚、防汛救灾第一线,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们都在心里装着人民、想着人民、念着人民,用各自的方式在为民造福中推动经济发展。只有坚持人民至上,才能把经济发展的“为民舵”把好把稳。任何时候,发展经济都要坚持人民至上。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多想民之所盼、多为民之所想、多解民之所忧,紧扣人民利益促进经济发展,为人民好的事多做、损害人民权益的事坚决不为,真正把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为经济建设作贡献。
扬好“前进帆”,始终坚持科学决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国经济运行已经逐步走上正轨、恢复常态,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切记不可松劲懈怠。在诸多风险挑战面前,要少一点焦灼、多一点淡定,少一点得过且过、多一点分秒必争。要强化风险意识,未雨绸缪,提前预判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要强化机遇意识,善于在风险挑战中发现发展良机,找准时机、珍惜契机、把握良机,把我国的优势条件充分利用起来,把我国的良好精神风貌充分展示出来,以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激活“动力源”,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驱动力。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正因如此,科技创新、技术革新对于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把科技创新的平台建起来、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抓起来、科研基础设施强起来,为打好经济发展科技攻坚战搭好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科学家们“从0到1”的新突破,要着力做好人才引入、技术引进工作,引导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主动做科学家精神的弘扬者,在秉持科学精神、把握科学规律、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中谋发展、创佳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个人心得篇4
12月24日上午,舟山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委书记、新区党工委书记俞东来主持会议并讲话。何中伟作传达。
会议指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今年以来的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总书记这次重要讲话和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共同构成了指引我们在新发展阶段做好各项工作的总纲领。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切实增强战略自信和政治意识、机遇意识、风险意识,深化对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做好经济工作的能力本领。
会议强调,全市各地各部门要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舟山实际和市委七届十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切实抓好明年经济工作。要认真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坚定必胜信心,全面查找经济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对风险挑战做好充分准备,拿出明年补短板、强弱项的具体工作意见和举措。要认真分析明年经济形势,紧紧围绕市委全会提出的“十四五”总体目标和明年工作任务,狠抓“十二件大事”和“九方面工作”,落实各项重点任务,早准备、早部署、早见效,努力完成市委全会提出的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会议强调,要把明年作为大抓落实的一年。各地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迅速行动,对明年工作全面安排、全面部署、全面展开,在“十四五”开局之初就展现抓工作抓落实的良好态势。要认真研究争先创优的机制载体,制定抓落实的具体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推动各方面工作分解落实、提前展开、有力有效推进,全力夺取明年经济工作“开门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个人心得篇5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起步之年。会议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明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针对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会议给出了明确答案。
会议指出,明年要抓好八大重点任务:一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二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三是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四是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五是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六是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七是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八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此外,会议还强调,要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合理把握宏观调控节奏和力度,精准有效实施宏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普惠金融服务,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增加活力。
“明年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一个具体的要求就是要形成供给和需求之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使得经济进入到合理的增长区间。这一个目标,从明年宏观调控来看是最重要的,要努力实现。”张立群表示。
温彬称,在宏观调控方面,主要还是要加强需求侧的管理,保持政策的连续稳定和可持续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这个基础上,深化供给侧改革。改革也包括多个领域,比如在土地、国企、财税、金融等方面进一步的推进改革,特别是建立发展双循环的格局,进一步扩大内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个人心得5篇相关文章:
★ 教育会议心得6篇
★ 会议工作报告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