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作文7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写作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时间的沉淀,经过多年来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都掌握了写作文的技巧,下面是好文汇小编为您分享的屈原的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屈原的作文7篇

屈原的作文篇1

一早起来,听到门外传来一阵阵欢笑声。啊,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呀!

刚吃完早饭,妈妈就提着一大篮东西。我一看,是红枣、糯米。“妈妈,要包粽子吗?”妈妈温柔地说:“都说自己包的粽子好吃,今天我们去奶奶家包粽子。”“太好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急忙帮妈妈提篮子前往奶奶家。

来到奶奶家,奶奶开心地说:“你俩来了,美焕,奶奶教你包粽子,好不好?”“好呀,我早就想吃自己包的粽子了。”我卷起衣袖,准备大干一场。奶奶先拿了两片粽叶折成小碗形状,“一头要余出一些粽叶。”奶奶提醒我。再把糯米、红枣用勺子舀进去,最后把剩余的粽叶折叠起来,用绳子均匀地把整个扎住,一个粽子就完成了。我折了好多次才折成一个小碗形状,包完一个粽子都已经感觉精疲力尽了。看着奶奶、妈妈不费吹灰之力就包了几个粽子,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加快了速度。哎呀,粽子全散开了,原来绳子没扎好。我只好重新包一次。

妈妈捧着一大锅粽子去厨房煮粽子了。大约一个小时,一阵阵香味飘来,整个房子都是粽子味。我大喊:“妈妈,我的肚子唱歌啦,粽子好了吗?”过了很久,终于听到妈妈喊:“开吃了!”一打开锅盖,一股香味扑面而来。吃着香甜的粽子,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真是苦尽甘来。学习不也一样吗?只有付出辛苦的汗水,才能收收获美味的果实。

这个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很开心。

屈原的作文篇2

文天祥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也是古往今来无数义士烈汉们的特征。

屈原,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生前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最后郁郁而终。

面对君王的昏庸,无理的放逐,小人的污蔑,百姓的疾苦,楚国的危在旦夕,他虽毫无办法,但复兴楚国的希望,却一天也没有熄灭过,他一直对楚国还抱有一线希望,一直期盼着怀王能够醒悟。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而楚国的形势依然十分危险。他越来越老了,对于楚国,他已丧失了希望。他把自己满腹的忧愁愤恨都写成了诗篇。他知道楚国已要灭亡,但他死也要死在这片他热爱的土地上。

五月初五这天,他昏昏沉沉的走到了汨罗江边。他在清澈的江水里看见了自己的白发,心里像波浪一样翻腾起来。他在江边踱着,他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去警告那些卖国的小人,激发全国百姓的爱国赤忱。他解下衣服,奋力向江心一跳。

我不知道他是以何种心情何种脚步来到汨罗江边的,但我知道,站在汨罗江边的屈原,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无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的志,他忠诚为国,热爱百姓的宏图大志,这也是他的心,他饱受折磨,无可奈何的失落之心。

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他的爱国精神,已经在中国人民心中生了根。如今,我沉浸在屈原的伟大人格里,有着畅快淋漓的感觉,我想,如果这是一次心灵的旅行,那么,这一定是次不悔的旅行。

屈原的作文篇3

时间过得真快,立夏一过,天气马上热起来了,而今年的端午节也踏着舞步轻快地来了。

走过乡村,每家每户忙碌着,欢声笑语。一阵水汽从锅里漫开,那种醇醇的香味儿扑鼻而来。嗯,清香、诱人,那是粽香,浓浓的糯米味裹着淡淡的粽叶儿的清香。

来到城镇,蓄满水的河道上,有节奏的哨声、鼓声、呐喊声,响成一片,十几条龙舟荡漾在碧波里。龙舟上,十几个青壮汉子,挥舞着手中的浆,喊着号声,奋力向前进发。

众所皆知,端午的由来,起源于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虽说有些神化,但一位诗人,能够被人们近两千三百年一直祭奠,他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着实令人敬仰。

又到端午,又闻粽香,又见龙舟,又祭屈原。

屈原的作文篇4

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庄子

你因怒而飞,你的精魂飞入湘水。

你的灵魂顺随你的信仰漂流,让人们看到你的正义与气节、你的哀丽与豪壮。

那天,五月五日,你立于江畔,刚毅的脸上写满了无畏,大风吹开了你的三千愁丝,你腾舞飞扬的衣衫宛若一面坚韧不拔的旗帜。黑色的江水狂傲地在你脚下翻滚,你握紧了手中的青铜剑,万千感慨澎湃胸头。

曾经,你在一首诗中把风、雨、雪、电、云、月作为自己的侍从,让凤凰和龙为你拉车,在太空中任意驰骋,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如今物非人是,所有的一切梦想全都已破灭,冥冥之中,哪里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呢?或许自己本不该踏出茅庐;或许平静稳定的生活才最适合自己,而自己也应该守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为人们、为历史创作精华,繁衍文化。

贼兵的呼喊声由远及近,是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一江乌水折射出了生命最后时刻的空虚与充实、肮脏与华丽。

你的思想定格:如果真理和信念需要流血牺牲,那么我愿付出自己的生命;其实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却裹满了虱子。

于是,你就把自己作为一个高洁的化身呈现给世人:无论遇到了怎样的状况,正义与气节是最神圣的,是最值得去维护的。

贼兵的呼喊声到了近前,你回头望了最后一眼国破下的山河,而后高呼:“长大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纵身跳入了为你而愤怒的江水中,瞬间,一江乌水空明澄澈……

湘水悠悠,无数的水鬼,冤缠荇藻怎能洗涤得清清,千年的水鬼唯你成江神,非湘水净你,而是你净湘水。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溅起,汀芷蒲兰流芳到现今。

我想,你本来就是一条鱼,一条心胸宽阔、志向无边的鲲鱼,后来化为大鹏鸟,你的心胸、志向、理想依旧宏伟无边。而现在你又回到了水中,回到了原来就属于你的位置上去,成为灵台空明澄澈的真神,默默地为人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为人们树立高尚的信仰。

于是到了后世,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你就活在歌里、风里、水里——梦逍遥。

屈原的作文篇5

每一年的端午节都要吃粽子,赛龙舟,这种习俗还有一个传说呢?

传说,屈原是一位楚国的大臣,他主张富国强兵,抗击秦国,但遭到奸臣陷害,被革职流放,后来楚国被秦军占领,屈原悲愤而绝望,于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人听到这件事,非常伤心,因为他们爱国的大人死了。为了不让屈原在饿肚子。当地人每逢五月初五往水里投做好的米饭。

就这样一年,二年过去了。不料一天晚上人们忽然梦见屈原来了。他头上还是戴着高高的帽子,腰间挂着一柄长长的宝剑,身上还佩戴着一些珍珠和美玉,脸上的神情显得高亢但有几分忧虑。他对大家说:“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你们送给我的米饭,都被鱼虾龟蚌等水族吃了,我不可能去跟它们抢吧!大家问,怎么做才不会让水族吃呢?”屈原说:“你们可以用淡竹包饭,做成角黍,水族见了,以为吃吃菱角,也许就不会吃了。”

第二年,屈原又给人们托了一个梦说:“谢谢你们送给我的角黍,我吃了一些,可是有一部分还是让水族吃了;”你们用船送角黍时,可以把船装扮成龙的样子,一切水族都属龙王管,它们一看是龙王送的,也许就不敢吃了。

从此,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传了下来。

屈原的作文篇6

屈原不是赛艇运动员,却在汨罗江中划了几十年的船。水流非常急非常湍,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越来越与屈原作对。终于有一天,他放弃了,停下桨,跃入江中。

汨罗江,自古以来人们都是这么唤它。如果只是区区一条江,我相信屈原多喊几个帮手是能逆流而上的。只怕是,招来尼米兹级航母(不搁浅的话),也无法与这水流抗争。因为,这水流,其实代表了一个时代。

中国也可看作没有历史。哪怕战国也好、明朝也罢,同时代的商鞅被车裂,袁崇焕因反间计以致凌迟于市,这些都是没有过去的历史。屈原觉得累,那是因为他遭遇到了时代的阻力。

使屈原能孤身奋战如此之久的,是他的爱国忠心。譬如陈平、韩信,原本是项羽手下,一看跟他干没前途,遂转投刘邦。而屈原是只会呆在楚国的。他认为自己是楚国贵族后代,治理好自己的国家理所当然。也就是说,无论当朝国君如何昏庸无道,比日后阿斗还要像稀泥,他都得尽自己规定的义务,辅佐君王。

这就造成了麻烦。面对贤君,有屈原如此大臣,那自然良性循环、国泰民安,屈原自身价值也能得到实现。但是贤君难逢、小人常有,只要君主判断稍有不慎,小人乘虚而入,屈原就更上下受敌了、这和作战类似,歹徒开枪肆无忌惮,警察确受诸多法规的限制。敌在暗我在明,谗人间之,闲话一多,屈原的政治斗争就失败了。

渔父的话若换个角度去理解,不是“同流合污”,而是“顺应时代”。依旧是前文所说,敌暗我明的情况下,警察会利用卧底、线人、带罪立功等听起来并不那么光明正大的手段来达成目的。同样,屈原站在那儿,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频频提出对国家有益却明显触动贵族利益的改革方案,怎么能不成为众矢之的?

范增虽有才能,遇上项羽这般人,越是直谏,效果也就越差。屈原若能稍稍隐藏一下自己的立场,暗中改革,兴许会有成效。

但最终屈原还是投江了。

他的死留下了什么呢?端午节?还是粽子?端午日人们赛龙舟、抓鸭子,不亦乐乎;我面对餐桌上时常出现的糯米食也再难联想起屈原。他的如此行为导致失败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是必然结果,但失败并不等同与自杀,别的出路也是有的。反而,他的死无形中助长了只图利益的官员的嚣张气焰。

我更愿相信屈原是累了倦了失去动力了才放手的。因为如果是他企图通过自己的一死换取世人的觉醒,那么他多半会大失所望。楚国灭亡,随后两千年间,只有更浑浊的江水,犹如一条条墨流。

屈原的作文篇7

一生悲欢离合,醉生梦死,不知从何时开始,又会在何时结束。

伫立在江边,望大江东去,我闭目思索:这滚滚波涛带来了些什么?又带去了些什么?这变化无常的人生,要怎样去抉择?

我回眸望去,望汨罗江畔,屈子面容虽饱经风霜,却盖不住那一身傲骨,一身高风亮节的气概。我劝导你:“何必呢,看开点吧,这世上人都醉了,多你一个又何妨?不过是共饮那一壶陈酒罢了。”

你却长叹:“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其实我知道你都明白,你人在江边,心却依旧向着郢都,你选择离开,却又不甘心如此!

你憎恨朝堂的“污垢”与“勾结”,远离于此,可你毕生之梦只能在那儿实现。在矛盾中,你最终还是选择了怀石赴水,一别红尘,这是你的选择。

易水急流,和着悲歌,带着匕首,你渐行渐远,此行,永不再返。

“不要啊!燕国大势已去,秦并天下势不可挡,你无须自行了断!”我大叫。

我的呼喊让你回过头来,你微微一笑,这笑如此熟悉,就像在秦王殿前,你对武阳的.笑,就像在倚柱箕踞之时,你对秦王的笑,这是你的选择。

乌江岸边,你傲然而立。听了楚歌,别了虞姬,你站在那儿,迟迟不肯过江。汉军又至,你只身持剑,杀了敌人后,又杀了自己。刺目的血凝在我的眼前,形成一片猩红。我并不明白,霸王,你说你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但你选择了成就霸业,选择了焚尽阿房宫,却为何要放弃东山再起的机会,放弃自己呢?长眠于地下的你真的不悔吗?你是否在九泉之下含笑呢?这是你的选择,而留下的,只有那一片殷红和百思不得其解的我。

江水滔滔,我睁开眼,向东望去,我看到了屈原紧锁的眉,荆轲回眸的笑,项羽殷红的血,在交错的叠影中,渐渐,我仿佛明白了什么,这一个个忘不了的梦,必承载着那难以忘怀的抉择,而我们,就在这抉择中慢慢长大。

江水依旧,梦境继续,而我的心智却在这一个个抉择中变得成熟了。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一定有这些忘不了选择,这些选择也许让你后悔万分,也或许让你庆幸不已,而我们的成长就是在这一个个选择之中积累出来的。在选择中变得成熟,在一个个选择之中你就渐渐长大了。

屈原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

我喜欢的动物的作文优质7篇

家的温暖作文800字优秀作文7篇

作文秋天的味道800字作文7篇

关于我喜欢的动物的作文7篇

写我最喜欢的菜的作文7篇

我的姐姐的作文500字7篇

我的心爱之物的主题作文7篇

我的梦想的作文推荐7篇

《我的好朋友》的作文优秀7篇

我的梦想的作文通用7篇

屈原的作文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2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