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写一篇精彩的作文,一定离不开小伙伴们日常的练习,想象是一个人写好作文必不可少的能力,以下是好文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风情作文参考8篇,供大家参考。
风情作文篇1
清晨,阳光如同金子般的洒在地上,投下了斑斑驳驳的影子,空旷的田野,弯曲的小巷空无一人。
太阳逐渐升上半山腰,鸡犬的叫声,划破了清晨的安静,我步入村庄听见“咣—咣—”的锅勺敲打声,忙碌的一天,乡村的音乐同时亮相。“啪啪”的烧柴声、高压锅的“呜呜”声,“叽叽喳喳”的鸟声、狗吠、鸡啼编织起一首无名音乐的前奏,里面盛满了忙碌的乡村生活。
太阳慢慢的升上人们的头顶,农民们手里拖着锄头发出“吱吱吱”的声音,“哞—哞—哞—”老黄牛也发出沉重的叫声,田野里,烈日当空,小鸟们立在树梢“叽叽喳喳”的闲聊,看见大鸟归巢,它们总是“叽喳”“叽喳”的问好,便欢天喜地的吃虫子;农民们露出赤红的胳膊,拉着老黄牛犁田,田野里马上出现了一道道沟道,再把幼苗种上整片田野就像五线那样整齐。老黄牛则在一旁安静的吃草。
太阳渐渐向西边转移。我听见拖拉机的突突声。听见老黄牛吃饱后发出的“哞—哞—”农民们急促的喘气声;“吔啰啰吔啰啰吔,美丽的侗锦哟,是由那彩线绣成,吔啰啰吔啰吔,七彩的丝线哟,紧连着精巧的花针……”农妇们三五成群,边唱着侗族大歌边打水,这时“叽叽喳喳”,“哞—哞—”,“嘎—嘎—”“知了—知了—”“喵喵”动物声也参和其中,路旁的风流草正骚首弄姿,摆弄浓密、柔软的秀发,摆出一副高傲的姿态。
红霞渐渐织上天空,孩子们的欢乐声在山岗响起,几个风筝飘荡在空中,突然,传出了一阵绝望的叫声,“天哪,我妈要把我给骂了”,想必是他的风筝脱手了吧!
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猫头鹰“呜—呜—呜—”的召唤同伴,屋里传出“咣—咣—”的锅勺碰撞声……
“哗哗哗”水声后村庄又进入了沉寂……
风情作文篇2
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在外过春节的经历,由于习惯,从来没有想过家乡过春节的风俗其实是很意思的,细细想来,家乡的春节倒是别有一番趣味。
家乡是广东梅县,因是山城,即使是严冬,到处依然是郁郁葱葱的,家乡一年四季的绿,总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家乡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都是红红火火的场面,到处都是欢欢喜喜的人群。和那绿一样,给人阳光般的感觉。家乡人一直沿着旧习俗,都重视过节,从一月到十二月,月月有节过,每个节都有不同的讲究和过法,但,春节是过节中最重视的。家乡的过年,是从腊月一直到正月十五,人们都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气氛中。
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开始忙活。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杀鸡杀鸭,还有杀猪,把这些将要成为年货之一的东西腊好,在正月里用来招待客人。同时要做印有“福”字的米糕,蒸放了红色香料的“发”糕,意思是“发财”,还要炸“煎堆”,酿客家娘酒,酿豆腐等,一切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除此以为,还要给全家老少准备新衣服,因为过年了,全家都要换新衣服。小孩是重点,里里外外都要换新的,大人不全换,也得换件新外衣。所有的房舍、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以示新一年新的开始。
除夕的前一天,家家贴对联,挂红灯笼。从那时起灯笼一直要点到元宵才能熄灭,意为驱邪消灾。到了除夕那天,早上要虔诚地点香烧纸敬神放鞭炮,以保佑来年全家幸福安康。午饭后,全家人都要沐浴换新衣,毕后长辈们会给未婚的晚辈们压岁钱,意示长辈长寿晚辈健康成长。随后便开始祭祀祖先,祭祖仪式结束后便开始张罗除夕的团圆饭,太阳还没下山就得开始吃晚饭,意为“早年早节,团团圆圆”。晚饭后还会在灶边放一盘食物,用来孝敬灶神一年的辛劳,也意为一年灶火不断,不缺吃喝。除夕夜来临,屋里所有的灯彻夜长明,意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也有“守岁”的意思。除夕夜结束前,还要把屋里打扫干净,因为年初一是不能打扫卫生的,意思为“辞(扫)旧迎新”。到了除夕夜的12点,要大开屋门,在屋门口摆放食物和放鞭炮,意为“接财神”。
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因为这天是不能睡懒觉的,不然谁家春耕时便会塌田,真实性如何,无人去深究,总之大家都早起。起后的第一件事是放“开门炮”,表示开门大吉。接着,大人们忙着去接“灶君”,小孩就跑去拜年了。见到大人都说“恭喜发财”,长辈便喜滋滋地给小孩“利事”,“利事”即红包,意思也是让小孩健康成长。在这一天,是不能到别人家里吃饭的,以示家里一年到头都团团圆圆。这天的午后,重头戏就是“舞狮拜年”,村里的舞狮队挨家逐户,敲锣打鼓,每到一户,舞狮的人会在屋里舞一圈,向主人作揖祝福,此时气氛热闹,满院生辉,主人便高高兴兴给舞狮的人发“利事”,以图吉利。
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三回夫家(一般在娘家留宿一晚),正月初四拜大家(意为拜访亲朋好友),正月初五不离家(不可以去别人家窜门),正月初七吃七样菜(每一种菜代表一种意思,如:葱:聪明,芹:勤劳等)……这些,在家乡都保留着不变的风俗,也给家乡的春节增加了趣味。
正月十五闹元宵是春节的高潮。那天,所有村的舞狮队都进城“闹元宵”。入夜,皓月当空,彩灯齐明,锣鼓喧天,鞭炮声声,人流如潮。舞狮比赛是“闹元宵”的开场节目,比赛结束后由各村代表选出前三名,以后只要县里有活动这些获奖队都是首要的表演队。“烧烟架”也是元宵的必行活动,人们用竹杆撑起一条用竹条编成的长长的龙,龙身上装有各色各式的烟花,转龙开始,所有烟花一同点燃,烟火齐齐喷出,形成一条火龙,此时火光熊熊,鼓乐铮铮,欢声笑语,人群鼎沸,人们尽情欢乐,在火光鼓声中宣汇着满腔激情的热望。俗话说:转火龙,人活九十九。火龙点完了转完了,意味着新的一年将消灾伏祸平平安安。除火龙外,花灯随处都是,花灯之下,十字街头,人们围圈席地而坐,锣鼓手、小镲手等热烈演奏,而山歌也正唱得火热。火光映红了人们的脸颊。演奏都们奏的如醉如迷,歌唱者们唱得激情飞扬,听众们聚精会神聆听,人们思绪被乐曲山歌牵引着飞驰流奔,忘掉了一年的辛勤劳累,憧憬着新的美好一年。
家乡过春节的很多活动都带有迷信色彩,即使人们不相信,但风俗还是这么一代一代地传着,家乡人都认为,这是一种传统,一种娱乐,一种祈盼和希望。
风情作文篇3
三月三是我们景宁畲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今年三月三的主题是:“浪漫畲乡,诗画景宁”。节目可多可热闹了,有“诗画畲山”摄影展;有广场文艺表演和畲族服装表演;有畲族婚嫁表演;还有木偶戏等民间艺术表演。
虽然这几天天气时不时地下起倾盆大雨和阴冷,但还是阻挡不了人们去参与和观看的热情。
星期六上午,我和爸爸去看“诗画畲山”摄影展。靠在右手边的是畲乡的山水风景照片和畲族婚嫁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是那么地美丽,那么地神奇,我们景宁真不愧为华东的香格里拉。左手边的是移民搬迁照片和滩坑库区风景照。移民满脸笑容,库区风景秀丽,我想他们移到新的地方肯定会幸福,库区的风景将来会更美丽。
今天中午,在景宁宾馆旁边看到了一些穿着畲族服饰的大妈用杉木枝条挡住前进的道路。一打听才知道今天要在这条街上举行畲族婚嫁表演。婚嫁表演的内容是这样的:新娘的婆家人让新郎对山歌,对不出来就罚酒。一会儿,就听到吹吹打打的锣鼓声,从建行那个方向传来。啊!迎亲的队伍真的来了,那场面真壮观啊!队伍前面是一头披着红绸布的大公牛,接下来是锣鼓乐队,最后是大红花轿,我数了数,总共有12对新郎新娘。爸爸向旅行社经理打听,原来这些新郎新娘都是“货真价实”的,不是假扮表演的。除了一对是本地的新郎新娘,其他都是从杭州等外地赶来参加这种有纪念意义的婚礼的,他们真幸福啊!
风情作文篇4
“故乡的歌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这首是席慕蓉的诗,也道出了我心中的故乡。
我的故乡在云安,我在那儿土生土长,玩惯了那儿的黄泥,看惯了那儿的瓦房。夜晚,就和小伙伴跑着,闹着,在院子里追逐打闹。白天,就经常到河边捡石子儿,堆城堡。绝对是熟悉了云安的各个角落。
偶尔到新县城玩玩。嗬!多新鲜!光着脚丫在房子里跑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热的时候还可以在有空调的房子里。就像进了冰箱一样,多么凉快啊!而且街上热闹非凡,各个商场开放着,琳琅满目。当时,我就想住进这样的新城,告别那俗气的云安。
可没想到,我这一梦想,到了初中,居然就实现了,因为整个云安要搬迁的缘故,我们也随之住进了新城,真是太美妙了。起初,我兴致勃勃的。可过了不外,我就怀念云安了,怀念那儿上了年岁的土屋,怀念那朝夕相处的伙伴,更怀念的是住在那儿的那段日子。
现在住进了新城的我,总是觉得好孤单,好寂寞。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只能坐在桌前,静静的想在故乡发生的一幕幕美好的情景,昔日的伙伴散了,昔日的邻居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留下的只是略微带点淡黄的回忆。
以前总是不明白,故乡有什么好,为什么那么多的名人都写了无数赞美故乡的诗呢?现在我终于明白,只有告别了故乡的人,才会有对故乡那么多眷恋,那么多的思念。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我好想再回到故乡,去看看故乡的河,故乡的云……
风情作文篇5
虽然我不是从小在外婆家长大的,但我甚是熟悉外婆家的一切。
外婆家的一切都很朴素,但对我来说,这才是真正的自然美。正是这普通的的小屋,才构成了浓郁的乡村风情。
出去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清得像镜子,碧得像碧玉的池塘。里面有蝌蚪、小鱼,河面上不时地冒着水泡,犹如一串串珍珠。池塘右边是黄澄澄的麦苗地,我曾沿着小路,穿过麦田,而麦苗地的尽头竟是一条宽阔的马路,可放眼望去,却看到座座高山。
池塘的左边是一座大大的果园。看看园内那绿油油的葡萄、黄澄澄橙子、红彤彤的苹果,真是令人垂延三尺呀!
还有那石板铺成的小路,顺着这条小路走下去,是一条大大的溪流,溪水缓缓地流着,溪水之间,只有用几块石头搭成的路,这些石头能通过小溪对岸,但那只有无限青草,我常常看到有几头牛在哪儿吃草。我尤其喜欢这个地方,因为它记录着我童年的点点滴滴时光,我们几乎是在对岸玩耍,而大人们则在溪中洗衣服,山谷中时常传来阵阵欢笑声。
小溪周围满是一片竹林,是那么地沁人肺腑,每当我晨跑经过这时,总会被这清香吸引,散发出来的味道,真不知道怎么形容。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美好。
可今年,我正怀着兴奋的心情去外婆家时,却高兴不起来了。因为在我眼前耸立的并不是那朴素的小屋,而是一座三层大楼。我被吓了一大跳:咦,外婆家怎么变成豪华的大房了?以前那带着乡村风情的小屋哪去了?取而代之的竟是眼前带着几分洋气的三层大楼。我仔细地打量着这幢外婆说的所谓的别墅,看起来很豪华,墙上都刻着雕花,没有什么缺点,简直称得上是天衣无缝了。可是,它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种气派了,往日我在天井里捕捉蝴蝶、追赶小鸡的种种情形、点点滴滴都化为虚有,不复存在了。就连那一丝丝的痕迹也随着这幢别墅的盖起,烟消云散了。留下的只是往事美好的回忆,欢乐的笑声,但现实却恰恰相反。有时我也曾抱着一丝希望,外婆会停止施工,可外婆那执着的目光,坚定的话语,让我连一丝美好的幻想也都破灭了,更别说什么希望了。弟弟妹妹们无论怎样吵着要外婆停止,他们还要玩,但外婆就是不听。
自从外婆家的别墅盖起,蝴蝶也早已没有了。也许连蝴蝶都早已忘记外婆家那以前房子的存在和模样了吧。
风情作文篇6
清晨,小鸟亮开它那婉转的歌喉,把我从甜美的梦乡中唤醒。一轮红日从东方缓缓升起,崭新的一天开始了。
公鸡用“喔喔喔”的啼叫声唤醒了大地,开始赞颂美丽的清晨。鸭子们“嘎嘎嘎”地叫着,“扑通扑通”跳下水,不时把头伸进水里觅食。早已入水的白鹅、黑鹅在池塘中逐波嬉戏,十分欢快。鸡群低着头在寻觅食物,一看到有人来,便惊慌失措地东躲西藏。家中不时跑出几只刚下完蛋的母鸡,“咯咯哒,咯咯哒”地叫着,显得异常兴奋。
“沙沙沙、沙沙沙”一阵微风吹过,竹林里叶浪起伏,奏出美妙的乐曲。乐曲配上小鸟清脆的歌声,更是让人陶醉其中。我突发奇想,要是我能一个人静静地待在里面该多好啊!
小溪唱着欢乐的歌儿——“哗啦啦”“哗啦啦”……鱼儿们在石缝中穿梭,“咕嘟咕嘟”“咕嘟咕嘟”冒着水泡,在自由自在地游玩呢!大自然和谐的声律里如果再加上淅淅沥沥的雨声,“叮咚、叮咚”的泉声,那该会谱写出怎样动听的、怎样美妙的合奏曲啊!
乡村,有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有碧波荡漾的小池塘,有苍翠欲滴的竹林,有清澈见底的小溪,有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真是个无忧无虑、胜似天堂的好地方啊!
乡村怡人的风情,我爱你!
风情作文篇7
中国的端午节最先是屈原出现之前成了祭祀河神、乞求收成的节日。因为古人认为洪水是河神发怒的结果,为防止端午大水把秧苗冲走,举行一系列祭祀活动,希望河神高兴,保佑大家五谷丰登。加上这时候一般是农耕犁田、插秧的季节,农民经常要在水里泡着犁田插秧,而喝黄酒能有效地去除风湿。于是端午节这个时候慢慢地就形成了喝黄酒的习惯。这些并不是纪念屈原才形成的,在屈原投江前中国早就有了端午节这一说法,而屈原投江更加让人们记住了这一天,也增加了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莆艾蒿等庆祝方式。
虽然由古至今中国都在过这个节日,但意义却颇有些不同了。特别是我家乡的端午节,别有一番风味。我的家乡在贵州省凯里市龙场镇,那里有“煤炭之乡”的美称。家乡的民风淳朴,端午节过得也很淳朴。
和许多地方一样,端午节的头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前屋后。因为春夏交替是蛇虫鼠蚁大量繁殖的时节,人们就把雄黄、大蒜、淘洗糯米的水掺在一起混合而成一种底层黑表层黄,还带有些泡沫的液体,并把它洒在房前屋后蛇虫鼠蚁出没的地方或角落里,使得这些虫子不敢靠近半步。这些事做完之后,孩子们跟着大人上山采集粽叶、菖莆和艾叶。粽叶自然是拿来包粽子用的。我们的祖宗认为五是不吉利的数字,端午节又恰是双五重叠,在家门上垂挂菖莆和艾叶可以驱邪避魔。
刚采来的粽叶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把粽叶洗净晾干后,准备好晶莹透亮的上好糯米,淘洗干净,天擦黑的时候就可以包粽子了。家乡包的粽子形状各一,有枕头粽、三四六个角的粽子、背崽粽、五彩粽等等。小孩子最喜欢是背崽粽,一个大粽子下面吊了三四个小尖角粽,像赶场天拖儿带崽的妇女。所包的粽子因为放的东西不同,味道也不同。有纯香的白米粽子,碱水味的灰粽、透着植物香气的五彩粽,还有豆粽、肉粽。真是让人一想起就垂涎欲滴。
初四的整个晚上都是煮粽子的时间。还记得小时候一家人都会围着煮粽子的锅灶,伴着闪烁的火光,一股股暖意涌上心头,一家人合乐的样子最让我难忘。当夜渐渐深了,家人也陆续上床睡觉,而我却像小狗一样守在妈妈和灶台边,什么时候睡着也不知道。第二天醒来,刚煮熟的粽子青绿青绿的,溢出来的一些白糯米胖嘟嘟的,很可爱。看到挂在墙上的粽子,我满心欢喜。这时候妈妈就拿煮粽子的水给我们小孩子洗脸洗身子,据说这会让皮肤会变得更光滑洁净,不生疮。
匆匆洗完脸,我就迫不及待吃粽子。一口咬下去,软软的,粘粘的,满屋是糯米和粽叶的清香。端午节就在这个香气弥漫的早晨又来了。
风情作文篇8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闻名遐迩,西湖也让人流连忘返。但在我心中,还有一个比西湖更美的湖。那就是家乡那条不知名的却能铭记我心的清澈见底的河!
记忆中我的故乡,很偏僻,但却很美。故乡的水很清很清,是一种特有的清。蜿蜒曲折的小河仿佛把整个乡村环抱起来。村中心的河段上架着几座唯美的小拱桥,河中几块突兀的石头伴着几声婉转的虫鸣。穿过故乡岁月的痕迹,我沉淀在往事的回忆中,模糊的记忆渐渐地清晰起来……
记忆中,妈妈每当暑假都要带着我和姐姐到外公家去短住一段时间。我常常跟外公到河边钓鱼,清澈见底的河底有许多五彩缤纷的鹅卵石,小鱼小虾最喜欢躲在其中。小鱼很机灵,用手是抓不到的,所以只好用蚯蚓来钓鱼。我坐在河边,看着鱼儿在水中尽情的舞蹈,我并不愿意看到鱼儿上钩。鱼儿不上钩,外公并没有耐心了,带着我下河游泳,河水冰凉冰凉的,让人立刻脱下了夏日的炎热。水里嘻戏累了,我们就来到浅水区的石壁旁,一排排整齐的螺丝吸在石壁上,像是士兵守护着自己的家园,生怕水被污染。我看着可爱的螺丝,忍不住用脚趾头去逗它,它拼命地抓住石壁,我也不忍心伤害他们,于是在一旁静静地陪着它们。直到太阳将最后的一抹余辉撒向大地,我和外公收起鱼杆回去了。我们没有钓到鱼,却钓回满满的回忆……
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故乡,转载着我们的梦,即使时间流逝,故乡的记忆也永远不会忘记。
风情作文参考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