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实施前,教师需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期望,我们在评估教案的过程中,应关注其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下面是好文汇小编为您分享的会跳舞的盐小班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会跳舞的盐小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歌曲《大家来唱歌》,知道独唱和齐唱的意义。
2、享受集体舞蹈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大家来跳舞》。
2、歌曲《小星星》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教师弹琴,带领幼儿进行发声。
二、进行齐唱和独唱的练习。
1、t: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小星星》这首歌怎么唱的吗?
2、教师幼儿将《小星星》唱一遍
3、t:现在请小朋友看着老师的指挥,老师指到哪一个小朋友就哪一个起来唱一句,当老师的双手全部抬起来的时候请所有小朋友一起唱。
4、教师进行指挥唱歌。
5、t:刚才我们小朋友分成了一个小朋友唱个全班小朋友一起唱,那么我们一个小朋友唱的叫独唱,全班小朋友一起唱的叫齐唱。
例如:独唱:一闪一闪亮晶晶,齐唱:漫天都是小星星。
独唱:挂在天上放光明,齐唱:好像许多小星星。
独唱:一闪一闪亮晶晶,齐唱:满天都是小星星。
6、学习歌曲《大家来跳舞》,教师先范唱。
t:刚才从歌曲中你们听到了什么?
7、教师给幼儿疏离歌词。
8、幼儿学唱歌曲《大家来跳舞》。
9、熟悉歌曲后采用独唱和齐唱的方式来进行练习。
独唱:大家一起来歌唱……快乐歌声悠扬。
齐唱:啦啦啦啦啦啦啦……唱的'真响亮。
齐唱:大家一起来跳舞……跳的多么欢畅。
齐唱:踢踢踏踏碰碰恰……跳的真快活。
三、跟随旋律来跳舞。
1、t:现在我们来跟着音乐跳舞吧,请小朋友们手拉手。先跟着节奏拍手。
2、教师幼儿跟着音乐来跳舞。
例如:大家一起来歌唱,歌呀唱呀哼呀,(向右走)
草儿轻轻花儿香,快乐歌声悠扬。(向左走)
啦啦啦啦啦啦啦,我们高声欢唱。(大家拉起手向圆圈中间走)……
四、活动结束。
会跳舞的盐小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能够随音乐节奏摆动身体。
2、初步尝试迁移生活经验创编各种肢体动作。
3、感知韵律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录音机、音乐cd;跳舞娃娃一个、跳舞台一个、魔法棒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跳舞娃娃,引起幼儿跳舞的欲望。
师:今天有位小客人要来到我们班,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谁?请你们闭上小眼睛,我数三下,你们再睁开眼睛,看看它是谁?(请幼儿闭上眼睛)
师:一、二、三!睁开小眼睛,瞧它是谁?(出示跳舞娃娃)
二、迁移生活经验创编各种肢体动作。
1、模仿跳舞娃娃跳舞。
师:它是跳舞娃娃,你们看它在做什么?(请幼儿欣赏跳舞娃娃跳舞)
师:跳舞娃娃在做什么?(请幼儿回答)
师:跳舞娃娃是怎样跳舞的?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请幼儿再欣赏一遍)
师:跳舞娃娃是怎样跳舞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请幼儿模仿跳舞娃娃的动作)
2、请幼儿创编各种肢体动作。
师:如果你是跳舞娃娃,你会怎样跳舞?(请幼儿创编动作,其他幼儿模仿)
三、幼儿随音乐跳舞。
1、幼儿自由跳舞。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是魔法师,你们是跳舞娃娃,当我的魔法棒点到你的时候,你就随音乐跳舞,没点到你的时候你就摆好造型不动,听清楚了吗?现在你们找个舒适宽敞的地方准备好,我数三下,音乐就开始了。(请幼儿随音乐跳舞,老师观察)
2、请跳得好的幼儿表演,幼儿欣赏。
3、提出要求,再次请幼儿随音乐跳舞。(跳和别人不同的动作)
4、变化动作再次跳舞。(可以加上脚的动作或是跳动起来)
5、请客人老师与跳舞娃娃一起跳舞。
会跳舞的盐小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跳跳糖。
2.能创造性地表现出不同的跳姿。
3.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会跳舞的跳跳糖"的音乐。
2.拟人化的跳跳糖胸饰若干、实物跳跳糖若干。
3.日常生活中可提醒孩子品尝跳跳糖,说说吃跳跳糖的感觉。
活动过程:
(一)好吃的跳跳糖。
1.(出示跳跳糖让幼儿品尝)刚才小朋友吃了什么?
2.你吃的时候是什么感觉?(跳到嘴里甜又香)你觉得跳跳糖在嘴巴里是怎样跳舞的?(提示幼儿可用身体动作表现)老师结合箭头练,向前跳、向后跳、跳得高、跳得低、转个圆圈。(可以在幼儿的腿上进行练)(配伴奏)3.后来嘴巴里还有跳跳糖吗?没有了,对呀,不见了。
4.幼儿可跟着老师一起根据动作念歌词。
(二)学唱跳跳糖。
1.幼儿欣赏跳跳糖的歌曲。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跳跳糖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是怎样跳的?最后它变成了什么?(欣赏老师唱)(如幼儿回答不出,教师再次范唱)
2.幼儿学唱歌曲。
(1)歌曲里的跳跳糖是怎么跳舞的?(根据幼儿的回答把相应的图片放入图谱),一起来唱一唱。
(2)出示完整的谱子后,幼儿跟着谱子学唱。
(3)一次拿掉几张图谱,幼儿学唱。
3.幼儿一边唱一边在腿上练跳跳糖,跳舞的动作。(配音乐)
4.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模仿跳跳糖跳舞。
(三)有趣的跳跳糖游戏。
教师:(出示"巨人"的大嘴巴)"巨人"的嘴巴好大呀,今天"巨人"要邀请跳跳糖到它的大嘴巴里做游戏,一定很好玩。
1.教师带领幼儿在巨人的"大嘴巴"(事先已经画好一个圆圈)周围站好。跳跳糖先在什么地方跳舞?跳跳糖在唱到哪句的时候跳进大嘴巴呢?什么时候要跳出大嘴巴呢?那么跳跳糖什么时候跳进大嘴巴里?什么时候不见的呢?是在歌曲的前面还是后面呢?
2.跳跳糖跳进嘴巴时怎样用身动作表示呢?
3.跳跳糖跳出嘴巴不见时怎样用身动作表示呢?
4.教师和部分幼儿示范游戏的玩法。注意提醒幼儿要用自己创造的动表现跳跳糖跳舞的姿态。并要听清音乐中跳跳糖什么时候跳进或跳出大嘴巴?
5.幼儿游戏。一部分幼儿扮演跳跳糖,其余的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表示大嘴巴拍手唱歌,然后交换。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将磁带和胸饰投放在表演区供幼儿自由表演。
2.日常活动: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会跳舞的跳跳糖。
活动评析:
整个活动中,教师主要采用味觉通道和动作通道的参与模式让幼儿参与活动。在活动一开始,我先让幼儿尝尝跳跳糖,让幼儿感受跳跳糖在舌头上的感觉,再用动作来表示。幼儿有了一定的经验后再新受歌曲,这样孩子们就比较容易记住。为了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我还特意设计了游戏这一环节,一方面是巩固新受的歌曲,另一方面让幼儿在好玩、有趣的音乐游戏中感受乐曲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因此,我觉得此活动在多种体验方式在开展,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课后反思:
根据小班爱吃糖果的特点,将跳跳糖作为本节活动的题材。符合了《纲要》中所提到的既要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我把跳跳糖代入课堂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了解跳跳糖。首先,用视觉观察跳跳糖的`颜色、用听觉来聆听跳跳糖发出的声音、用味觉来品尝跳跳糖的味道,体验跳跳糖在嘴里跳动的感觉,让幼儿回顾各种感官经验用动作表现跳跳糖。
本节课让幼儿重点体验游戏的快乐,老师在活动的过程中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最后我们还利用了彩虹伞,通过彩红伞将幼儿带入更加生活化的情境中,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游戏带来的无限乐趣。
会跳舞的盐小班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应歌曲的拍子。
2、熟悉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
二、活动准备:
cd、故事挂图、手腕标识带
三、活动流程:
1、暖身活动
以歌曲节奏做前期经验铺垫,ta ti ti 为步伐节奏配合语词进入活动室。
2、故事引导
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在家里准备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宝宝一大早就起床帮助,当起了小主人。客人来人,宝宝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对客人说:“你好,请进,请坐。”师问: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还可以对客人说什么?(给客人端茶,煮香喷喷的食物)师问:宝宝还可以做什么服务?(拿拖鞋、与客人握手)
宝宝一家还为我们准备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歌曲的名称叫做《啦啦啦啦来跳舞》。
3、感应拍子,倾听歌曲,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1)、感应拍子:
第一次:倾听——感应拍子。
第二次:对语词的理解和记忆(语词的内容可以作为下一次倾听音乐的要求)听音乐的时候教师可用倾听状的动作提示幼儿听的重点,并做一个动作的引导,也即加入一些肢体动作帮助记忆。
第三次:歌曲游戏帮助幼儿加深感应歌曲拍子(在律动当中,进一步地学唱歌曲)
a、集体游戏:幼儿围圈唱,回应老师相同的礼仪动作。
老师在圈内边走边唱,走到谁的`面前,该生配合词义律动。
b、单人游戏:幼儿单人结合语词,配合歌曲词义做相应的礼仪律动。
c、双人游戏(固定同伴):幼儿双人结合语词,继续配合歌曲词义做相应的礼仪律动。
d、双人游戏(交换同伴):幼儿场地内间奏时四散找伴,找到同伴后根据歌曲词义做礼仪律动。(幼儿手上绑标识带,进行一一对应,如红色对应的找红色)
4、结束:今天我们一起玩了啦啦啦啦来跳舞的游戏,我们到外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这个有趣的游戏吧!
师幼配合音乐走出活动室。
会跳舞的盐小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乐意跟着老师认读字母“k”、“l”及单词“key”、“lion”。
2、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复习巩固学过的单词和字母,体验阳光英语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单词及字母卡片,磁带、录音机、钥匙及狮子的教具、布袋、手偶melody
活动流程:
律动导入----复习游戏-----新授认读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
1、师:今天爸爸妈妈来看宝宝学本领,你们高兴吗?我们和他们来问个好吧。
2、教师引导孩子一起律动表演:good morning。
二、复习游戏
1、游戏一:魔术袋(复习认识过的英语字母a-j)
1)出示魔术袋:宝宝,这是什么呀?老师要来变魔术了,看看里面藏了什么?
2)老师变出一张,请孩子认读。
☆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朗读字母。
☆ 变的时候也可以请幼儿上来进行,激发学习的兴趣。
2、游戏二:跳一跳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及规则:老师将单词卡片四散放在地上,请一组幼儿,当老师念出单词后,请幼儿跳到相应的单词卡片上。
2)幼儿游戏,当幼儿错误时教师多给予鼓励。
三、新授认读
1、新授字母“k”“l”
1)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个新的字母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2)出示字母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字母的形状象什么?
3)多种方式跟读:☆ 根据老师举字母卡的'高低不同,用轻响不同的声音跟读。
☆ 开火车跟读。
2、新授单词“key、“lion”
1)教师出示钥匙教具:这是什么?用它来干什么?
2)出示单词卡片,引导幼儿跟读。
3)出示狮子卡片:你们看这是什么啊?(请幼儿模仿狮子的动作)
4)引导幼儿跟读,读对后请幼儿品尝。
5)教师引导幼儿边动作边跟读单词。
会跳舞的盐小班教案篇6
目标:
1.尝试模仿学习视频中的舞蹈动作,丰富舞蹈动作语汇。
2.感受眼随音乐舞动身体的乐趣。
3.愿意和同伴共享活动空间。
准备:
从网络上或幼儿舞蹈碟片中选取适合3~4岁幼儿模仿学习的幼儿舞蹈片段4~5个,保存于u盘中,并通过“超链接”的.方式制作电脑ppt节目菜单,以便幼儿点击相应图标播放视频。
玩法说明:
幼儿在教师的协助下用鼠标点击ppt节目菜单,播放自己喜欢的舞蹈视频,并跟随视频一起跳舞。
指导要点:
1.在活动初期,幼儿可能只观看视频,不跟随视频跳舞,教师要给幼儿时间充分欣赏、感受,当发现个别幼儿开始跟随视频学习舞蹈动作时,教师要及时表扬,并鼓励其他幼儿也一起跳舞。
2.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想要观看、学习的舞蹈视频,当幼儿因意见不同发生争执时,教师可引导他们学习协商、轮流。
3。在交流、分享环节,可以邀请几名当天参与该活动的幼儿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演,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
小贴士:
1.在制作ppt时,可在每个舞蹈视频的图标旁专门制作一个喇叭形图标,点击后可单独播放音乐而不显示视频画面。在幼儿通过反复学习熟悉了视频中的舞蹈动作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只播放音乐,一是为了保护幼儿视力,二是有利于幼儿自由表现。
2.教师日常要注重收集一些适合3~4岁幼儿模仿学习的舞蹈视频,要求时间短,动作简单、重复。如,幼儿类综艺节目中出现的简短的舞蹈,适合低幼观看的动画片(如《天线宝宝》)中主人公跳的舞蹈等。
3.可将收集的舞蹈视频每4~5个制作成一组节目,每组节目时长是8~10分钟,小班幼儿每次最多选择两组节目播放学习,即活动时间为15分钟左右,以防止幼儿因长时间活动而出现兴奋扩散的现象。
4.随着幼儿能力的增强,教师可在鼠标左键上贴一个标记,以帮助幼儿明确点击哪个键,从而实现自主点播。
会跳舞的盐小班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