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废电池的教案6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细致入微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中保持秩序,提升教学效率,具有互动性的小组活动在教案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促进知识的内化,以下是好文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回收废电池的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回收废电池的教案6篇

回收废电池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 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自己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百以内加减法以及整十、整百的加减法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回收废电池”这节课是有关三位数的加法,这部分教学内容多,又是本单元的难点,如果一课时完成学生不易理解和消化,可以把“三位数的加法”部分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本课时教学“不进位加法”和“不连续进位加法”。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市、区重点小学,教学条件相对较好,教师能自己制作教学课件来辅助教学。学生大多家庭条件较好,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掌握较快。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实践感悟

1. 师: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让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播放课件:沈阳市大东区有一位年过六旬的王大爷,从退休后开始在社区内义务回收废电池,一直坚持了十年,他的行为令人敬佩。)

2. 师:王爷爷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回收废电池,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谁来说一说?

3.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博士,让他告诉你们其中的奥秘。(放课件: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对水、对人产生直接的影响。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 出示王爷爷三个月回收废电池情况统计表。

观察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估算。

(1)师:根据统计表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两个问题解决。

①一月份和二月份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

②一月份和三月份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

(“二月份和三月份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是连续进位加法,这部分内容放入下一课时,“三个月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将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解决。)

3. 师:在计算之前请同学们估算出每个问题的结果,并说一说估算的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估算了这两个问题的结果,那么你们估算得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就来算一算吧!

4.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生独立计算。

(2)四人小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a?痹诩剖?器上拨珠计算。

b?庇么照?十、整百的方法口算。

c?庇昧惺?式方法计算。(板书)

102+97199102+129231

5. 与估算结果比较,使学生了解正确地估算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6. 师:比较这两个竖式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生:相同点:(1)都是加法运算;(2)列竖式时都是相同数位对齐;(3)计算时都从个位加起。不同点:第一道题是不进位加法,第二道题的个位相加满十了,要向十位进一,是进位加法。

师: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如果十位相加满十呢?

生: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一。

师:你还能想到什么?

生:百位相加满十要向千位进一……

师:那如果用一句话说明怎样进位,你会说吗?

生: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7. 师: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生:(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8.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9. 试一试:98+320,456+307,162+234。

(三)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1. 师: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今天蓝猫就想请大家帮个忙,它想买几件家用电器,我们陪它到家电城看看好吗?(课件出示商品及标价。)

2. 师:谁来为蓝猫介绍一下这些商品的价格?

3. 出示问题:

(1)买一台电风扇和一台录音机用多少元?

(2)买一台录音机和一台微波炉用多少元?

(3)蓝猫只有1000元,请你帮它选两种商品,用竖式算算一共用多少元?

(4)如果它用900元买一台录音机和一台洗衣机,它的钱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

(5)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教学反思〗

相对其他学习内容来说,计算教学容易显得枯燥无味,那么,如何使计算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些问题,这节课教师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将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 创设情境,实践感悟。开课伊始,教师设计用一段录像的情境导入,使学生感到既现实、又有趣,同时还受到了环保教育。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中改变学生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汇报自己或小组的成果,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3. 联系实际,巩固应用。这一环节设计了帮助蓝猫“买家电”这一情境,将学到的知识同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感到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本节课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几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能紧扣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生活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当学生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及时给予积极评价,并引导他们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

〖案例点评〗

?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教师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教学过程。一开始,教师即播放王爷爷回收废电池的录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并非凭空捏造、遥不可及,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出示统计表,让学生通过观察统计表自由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良好数学品质。

放手让学生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独立解答两个问题,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探索、获取知识,这样的设计原因在于我们承认学生思维方式、思维水平的个性差异,目的在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本节课的联系实际,巩固应用这一环节,教师设计了帮助蓝猫买家电的实践问题,特别是问题(4):“如果它用900元钱买一台录音机和一台洗衣机它的钱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钱?”这个问题的设计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可以用先加再减的方法,也可以用连减的方法,给学生的计算提供较大的空间,而且学生如果先把两种电器的价钱相加就能凑成整百整十数,很快能计算出结果,这样不仅巩固了本节所学知识,同时还应用了前几节课的口算知识。

回收废电池的教案篇2

教学内容:p45~46回收废电池

教学目的: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法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教具:ppt、小黑板。

学具:计数器。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二次设计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废旧电池的危害吗?指名回答。

教师讲解: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一颗钮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你们快想想办法,用过的废电池应该怎么处理呢?

对,我们应该集中回收,不随便丢弃。这节数学课我们就围绕回收废电池这一主题学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玩中学

1、看一看。借助情境图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1)、出示图表。同学们,童星小学从本学期起开展了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活动。这是该校二年级各班在开展活动以来回收废电池的情况。

2)、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先自己想一想,在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3)、那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发现的数学问题汇报出来?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可能会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关于加法或减法的问题,只要问题提的合理,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肯定。最后,教师在交待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加法的有关问题。

2、算一算。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解决“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试。

教师板书:122+77=

看算式,试着估算出的.数大约是多少。

指生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进行计算。122+77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先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各小组展示算法并进行汇报。

强调: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完成第45页的试一试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计算,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指正,予以辅导。

(2)解决“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方法同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决。

学生要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即“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

还可以采用凑整十、整百的方法进行计算。

完成第45页的试一试的题目。

(3)解决“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结合本班的数学情况,让学生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完成第54页的试一试的题目。

3.想一想。师生共同总结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三位数得比算加法,大家想一想,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和两位数的笔算加法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谁能对照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说说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应该怎样做?

学中做完成教材第46页的第1、2题。

做中得完成第46页的第3、4题。

回收废电池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 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加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3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同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发明“回收废电池”的情境,引导同学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先让同学估算出得数的范围,再自主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在交流时,可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使同学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干相加。因此,在进行竖式运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才干相加。此外,教师克结合这一素材向同学进行环保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同学交流的意识,逐步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同学的环保意识。

重点

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

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学校和同学学情分析

同学在本节学习前已经学习了百以内的加法,基本掌握了加法的计算法则,这就为学习万以内的加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不同的是过去两位数加法只限于100以内,只存在一次进位的情况,本节主要学习的是三位加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的运算方法,这是同学学习笔算加法的难点。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同学已经掌握百以内数加法的基础上,启发同学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并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新课标教材在编排加法这一内容时,考虑到同学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改变了过去单纯出计算题教学的形式,而是紧密联系同学的实际生活,通过具体情境引出计算问题,使同学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同学的应用意识。

公开课教案

一,谈话,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1 出示电池,谈话:同学们认识它吗?它有什么作用吗?

2 提问:废电池对大自然有什么污染?把你收集到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3 提示课题:为了减少大自然的污染,所以我们要回收废电池。

二,探究三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1 出示二年级回收废电池的情况统计表。

2 提出要求:根据统计表,你能提出哪些加法问题?能列出算式吗?

3 听汇报,板书问题。

4 提出要求:先估算一班和二班一共大约回收了多少节?

5 指出:200是估算的结果,究竟是多少还要通过计算。怎样列竖式计算呢?小组讨论。

6 听汇报,点拨。

7 提问:进行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回收废电池的教案篇4

一、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2、53页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百以内加减法以及整十、整百的加减法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回收废电池”这节课是有关三位数的加法,这部分教学内容多,又是本单元的难点,如果一课时完成学生不易理解和消化,可以把“三位数的加法”部分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本课时教学“不进位加法”和“不连续进位加法”。

三、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区内规模较大的小学,教学条件相对较好,教师能自己制作教学课件来辅助教学。学生大多家庭条件较好,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掌握较快。

为此,在教学中我主要在学生已有的计算基础上,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的方法进行“不进位加法”和“不连续进位的加法”的教学。

四、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 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自己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很有用,很有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实践感悟

1. 师: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让同学们看一段环保录像。(播放课件:沈阳市大东区有一位年过六旬的王大爷,从退休后开始在社区内义务回收废电池,一直坚持了十年,他的行为令人敬佩。)

2. 师:王爷爷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回收废电池,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谁来说一说?

3.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博士,让他告诉你们其中的奥秘。(放课件: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对水、对人产生直接的影响。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 出示王爷爷三个月回收废电池情况统计表。

月份 数量/节

一月份 102

二月份 97

三月份 129

2、观察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估算。

(1)师:根据统计表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两个问题解决。

①一月份和二月份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

②一月份和三月份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

(“因为二月份和三月份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是连续进位加法,这部分内容放入下一课时,“三个月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将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解决。)

3. 师:在计算之前请同学们估算出每个问题的结果,并说一说估算的方法。

生:一月份和二月份大约回收了200节。

生:一月份和三月份大约回收了230节。

师:刚才同学们估算了这两个问题的结果,下面我们就来算一算准确的答案吧!

4.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生独立计算。

(2)四人小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

凑成整十、整百的方法口算。(一、二月份100+90+2+7、一、三月份100+130+2-1)

尝试列竖式的方法计算。(板书)

102+97= 102+129=

5. 与估算结果比较,使学生了解正确地估算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6. 师:比较这两个竖式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生:相同点:(1)都是加法运算;(2)列竖式时都是相同数位对齐;(3)计算时都从个位加起。不同点:第一道题是不进位加法,第二道题的个位相加满十了,要向十位进一,是进位加法。

师: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如果十位相加满十呢?

生: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一。

师:你还能想到什么?

生:百位相加满十要向千位进一……

师:那如果用一句话说明怎样进位,你会说吗?

生: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7. 师: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8.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9. 试一试:162+234 456+307 (板演)

请同学们发现竖式书写、计算顺序和进位方面的的问题,给板演的同学提出来。

10、啄木鸟改错: 169 98

+ 609 +320

768 1200

(三)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1. 师: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今天蓝猫就想请大家帮个忙,它想买几件家用电器,我们陪它到家电城看看好吗?(课件出示商品及标价。)

电风扇 电视机 录音机 饮水机 微波炉 洗衣机

160元 810元 235元 340元 748元 605元

2. 师:谁来为蓝猫介绍一下这些商品的价格?

3. 出示问题:

(1)买一台电风扇和一台录音机用多少元?

(2)买一台录音机和一台微波炉用多少元? (板演竖式,注意引导学生检查算式的对位和运算顺序和进位情况)

(3)蓝猫只有1000元,请你帮它选两种商品,用竖式算算一共用多少元?(独立思考列出 竖式后,选几位学生来说说可能选了哪两种商品,一共花了多少元)

(4)如果它用900元买一台录音机和一台洗衣机,它的钱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

(5)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有刚才的计算中,有什么经验和教训,说给大家听听。

生: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刚才我差点忘记了写上进上的“小1”。

生:数位要对齐,不能十位和百位对在一起,这样会出现错误。

回收废电池的教案篇5

一、教学内容:p54

二、教学目标:

1、继续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估算,判断结果的对错,掌握调换加数再算一遍的`验算方法。

2、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明确竖式时要注意问题。

三、教具学具:

口算卡、课件、计数器(学生)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开火车)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通过竖式,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用调换加数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验算结果。

(二)探索新知

1、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2、探索算法,解决问题

(1)列出算式:99+129

(2)展示算法多样化

97+12997+12997+129

=100+129-3=97+130-1=90+130+7-1

=229-3=227-1=220+7-1

=226=226=227-1

=226

97+129

=90+120+(7+9)97129

=90+120+16+129+97

=210+16226226

=226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3、总结法则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进1

练习课

一、教学内容:p55

二、教学目标:

1、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发展提问、解决问题习惯。

2、学生养成计算前先估算的习惯,养成认识验算的习惯。

三、教具、学具: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

2、导入新课

(二)指导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第1题

(1)学生独立口算,把得数填在课本里

(2)学生口答,让学生说说计算思路

2、指导学生做练一练

(1)先让学生认真审题,对竖式结果进行估算。

(2)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

(3)怎样检查这四位同学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小结:

连续进位的加法,有时需要三次连续进位,一般同学们第一次进位比较注意,第二次进位容易忽略。

4、指导学生做练一练的第3题

5、指导学生做练一练第4题

这是一道思考题,练习时,先让学生理解题,再引导学生利用数字卡片,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本题答案很多,尽可能让学生探讨出各种答案。

(三)全课总结

(四)作业

回收废电池的教案篇6

活动要求:

1、通过活动,使幼儿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懂得废电池是有害的。

2、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做到不乱扔废电池。

活动准备:

1、废电池回收筒。

2、和居委会做好联系工作

活动过程:

1、认识废电池

(出示废电池)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到的?电

池用完了就叫废电池。

你们把废电池怎么处理的.呢?

2、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的电池回收筒。

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引导幼儿了解"废电池回收"。知道有废电池,可以放到我们这个废电

池回收筒中。

3、了解废电池的危害

电池中含有的元素如果渗入土壤,通过食物链进入植物、动物,最后进入人体,就会导致严重的疾病。随手扔掉的废电池中含有的金属可能有一天就被自己吃下。

4、讨论:处理废电池

我们怎么处理这些废电池呢?

我们把废电池送到居委会去,他们会帮我们处理的。

5、外出:带领幼儿将废电池送到居委会的回收站中。

回收废电池的教案6篇相关文章:

安全知识的教案6篇

小童话的教案6篇

小班玩玩具的教案6篇

数字9的游戏教案6篇

小班虾的教案6篇

渴望春天的音乐教案6篇

祖父的园子教案6篇

9的乘法口诀教案6篇

折的书法教案优质6篇

折的书法教案优秀6篇

回收废电池的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8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