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写的好,能够使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以下是好文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用清晰的咬字演唱歌曲《萧》。

2、能准确的唱出音符的音名和音高,并能用手势表现出来。

二、教学重难点:

用清晰的咬字演唱歌曲《萧》。

背唱歌曲,保持吐字、咬字的敏捷清晰。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琴

四、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寓教于乐】

(一)导入: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在歌曲中分组进行律动。

(二)认识乐器:萧,出示萧的图片,介绍萧的音色,特点、听萧演奏的乐曲。学生模仿萧演奏的`姿势。

(三)模唱旋律:

1=c

2/4 5 6 1 2 | 6 5 3 | 5 2 3 2 | 1 - |

u……

6 1 3 5 | 6 3 | 5 - | 5 - |

u ……

要求:声音集中、圆润,体会吹萧时的感觉。

(四)学习歌曲:

1、教师有感情的范唱。

2、教师用母音u带唱一遍,学生观察教师演唱的表情。

3、用lu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4、师生接唱歌词。

5、演唱歌曲。

6、歌曲感情处理:声音明亮甜美,突出民歌的特点,又要连贯抒情,体现旋律的特点。第一二句要表现小宝宝得到一管萧的喜悦心情;第三四句要唱出小宝宝吹萧的认真劲儿;第五六句要表现小宝宝学会以后的高兴心情。

【编创活动】

1、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模仿萧声伴奏。

2、用自己能找到的音源伴奏。

3、师生评价:分组互相说说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完美结课】

总结下课,师生再见!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2

一、教材简析

二年级教材为人音版教材的实验本,教材贯穿了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科书》内容为依据,突出教科书以审美为核心的思想,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先进、便捷的'多媒体手段和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

二、任教年级基本情况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初步具备一定的课堂常规,对音乐的感受力,我们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目的要求

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生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要求

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生乐于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乐观的学习态度和友爱精神

五、教学措施

创设良好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感知和鉴赏

六、 教学进度安排

1~2周第一课春天来了 3~4周第二课 难忘的歌 5~6 周第三课飞呀飞

7~8 周 第四课 美丽的家园 9~10周 第五课快乐的舞蹈 10~11周 第六课 兽 王 11~12周 第七课 跳动的音符 12~13周 第八课新疆好

13~14周 第九课 唱吧,跳吧 14~15周总复习、 考试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乐曲和歌曲的舞蹈性。并能用编创适当的动作合着节拍表演。培养动作的协调性。

2.能看柯尔文手势,认唱la、si,借助听琴感受其音高。

3.能随音乐用手按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或走步来体验音乐。

教学内容

聆听《加伏特舞曲》

聆听《霍拉舞曲》

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表演《哈里啰》

第一节课时:7-1

教学内容:

1.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2.欣赏器乐曲《加伏特舞曲》

教学目标:1、通过乐曲的聆听,并能感受歌曲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听辨、感受、体验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入座!

2、发生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2、聆听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组织学生聆听《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的同时选放有关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的多媒体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

(1)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

(2)分声部读一读。

(3)分小组进行歌表演,看那一组表演的合适,唱歌的效果好。

编创与活动;1.这一课的编创与活动中又安排了认识la、si唱句的知识,教师可结合本课柯尔文手势、结合键盘弹奏音高,让学生感受、模唱,可结合歌曲学会后,让学生模唱歌谱的方法,找出歌中有几处la和si,使学生将对la和si的认识溶入音乐实践活动中。

2.试用la、si与自己学过的音随意编唱。

三、欣赏部分:器乐曲《加伏特舞曲》

第二节课时:7—2

教学内容:表演《哈里啰》管弦乐《霍拉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现出音乐的喜爱之情。

2、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聆听《哈里啰》完整地听乐曲两次

(1)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划线条,表示听到的声音。

(2)听乐曲,分别学做动作表演。

2、聆听

(1)完整地聆听音乐,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提示学生回答歌中表现的音乐形象听了这首歌后是愉快还是悲伤,并在课本上涂上颜色。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

三、欣赏部分:管弦乐《霍拉舞曲》

通过完整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旋律,让学生小声跟唱,教师先不要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切分音,主要通过准确的范唱来解决。

2.教师可提示学生听着歌曲拍手的.方式拍击节奏,在实践中体验。再按节奏读歌词、听着音乐填唱歌词,教师提示学生:看谁的耳朵最灵敏,跟唱的准确。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3.编创动作表演歌曲,分小组编创,分别表演给大家看。也可选择好的动作排成一个完整的表演动作。

4.用锣鼓和碰钟为演唱歌曲伴奏,注意打击乐与歌曲演唱的配合。提示学生:打击乐的声音是否应比演唱的声音大?让学生自己分辨、控制声音,而不是教师去要求、学生在无认识的情况下被动地去做。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明白要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道理。

2、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真正的走进音乐,了解音乐,并在音乐实践中学会鉴赏音乐,聆听音乐,进而喜爱音乐。

(二)过程与方法

1、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并在体验中充分展开想像,获得自己独特的音乐理解及感受。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创造,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3、利用集体表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初步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和“x. ”这个节奏型,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编活动,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简单恰当的动作,用体态语言或律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让学生感受大海的声音并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聆听歌声时能学生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

3、学生能够在律动、音乐游戏和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演唱歌曲

难点:引导学生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规律和“x. x”这个节奏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钢琴)、动物头饰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对唱)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播放大海的幻灯片,学生观赏。

2、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教师用笛子伴奏。

教师质疑:刚才你们从这首音乐和老师的笛声中感受到了大海的哪些美丽的画面呢? 学生汇报:有海浪、涨潮、退潮、海水打在礁石上,贝壳、帆船等)

3、谈话导入: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大海,所以今天,老师要请一位船长来带领我们去大

海上玩一玩!

(三)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大海》(学生跟着老师做简单动作,体验三拍子律动。)

2.教师质疑: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教师出示四三拍节奏规律图 谱并要求学生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 弱)

3.出示歌谱,复听歌曲,再次感受四三拍强弱规律。(使学生对歌曲旋律、对四三拍节拍 加深印象)

4.出示这个节奏型,让学生感知附点节奏,并掌握附点节奏。

5.出示歌谱,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完整聆听歌曲,找出歌曲中出现了几次附点节奏。

6.按节奏读歌词,学生试着读,教师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7.教师出示歌谱,一边弹琴一边范唱,学生跟老师小声哼唱。(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8.学唱歌曲

(1)学唱前半段歌曲:教师弹琴范唱歌曲,积极鼓励学生试唱,唱不准确的乐句教师及时给学生进行纠正、指导并示范演唱。(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听好音乐节奏“x. x”并注意歌唱姿势)

(2)引导学生对前半段歌曲进行感情分析、处理,教师弹琴提示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前半段歌曲。(提示学生注意听音乐节奏和速度,注意歌唱姿势,用声音表现出大海的.“美“)

(3)学唱歌曲后半段,教师弹琴范唱歌曲,学生用心聆听。(教师提示:注意歌曲中歌词的演唱速度与节奏)

(4)教师弹琴,鼓励学生自己演唱。教师听后指导纠正学生个别乐句和歌词节奏的演唱,尤其是高音部分和最后一句歌曲的节奏多重复练习几次,加以巩固。(教师提示学生演唱时注意气息和声音的控制,切记扯着嗓子大喊)

(5)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后半段歌曲,教师提示:注意听准音乐及歌曲的节奏。

(6)分析、处理歌曲后半部分,设问:波涛涌动的大海应该用什么的情感和声音去表现?大海摇篮应该用什么样声音哄着太阳和月亮睡觉呢?(哼唱)教师弹琴,提示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后半部分。

(7)出示全部歌谱,教师弹琴,学生跟琴声完整演唱全曲。(教师提示:注意歌唱情绪及节奏,听好音乐,注意歌唱姿势)

(8)教师播放歌曲范唱,学生跟音乐完整演唱歌曲。提示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肢体动作随着音乐即兴创编能表现出大海的律动动作进行表演。

9.学生合作,合唱歌曲《大海》:齐唱—独唱、伴唱—齐唱

10师生合作表演故事:一组同学带上鱼儿头饰,另一组同学带上虾子头饰 ,一名同学带上

船长头饰,并带领一组同学扬帆起航……

(四)拓展延伸

出示“海洋污染“的几幅图片,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五、课堂小结:

美好的音乐,让我们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与可爱,我们要好好保护环境,不要

乱丢垃圾,热爱我们的海洋,热爱我们的地球,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5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乐曲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感受《森林中的铁匠》中两种不同的情绪。

教学用具:

课件、打击乐器、录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阶段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二年级导语: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欣赏一首乐曲。听完以后请你们说说这首乐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教师操作:播放乐曲的录音。

学生活动:完整的欣赏全曲。

二、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情绪

阶段目标:完整初听,了解乐曲的基本情绪。

学生回答:这首乐曲,前面部分的速度是较慢的,后面部分的`速度较快。

过渡语:回答的很好。这首乐曲为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但故事的内容要有你们自己来听。你们干菜说乐曲前面部分的速度是较慢的,那我们就来听一听这一部分,听完以后,请你们想象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教师操作:播放乐曲第一段录音。

三、分段欣赏乐曲

阶段目标:更深入地了解乐曲的内容,感受乐曲的情绪。

1、欣赏乐曲第一部分。学生活动:听第一部分旋律。生:时间是早上,地点是在森林里。师:对那思念林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

生1:非常安静。

生2:非常美,有大树、小草,还有各式各样的花。

生3:有漂亮的花,蘑菇,还有很多的雾气。过渡语:下面就让我们再来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感受一下大森林清晨的美丽景色,并且新生音乐边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天蒙蒙亮了,沉睡的森林苏醒了。

教师操作:播放第一部分旋律。

学生活动:再欣赏第一部分旋律,跟着旋律做动作。

过渡语:刚才,我们仔细欣赏了第一乐曲的第一部分,作曲家用缓慢的速度、舒展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表现了大森林美丽的晨景。

2、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过渡语: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请同学们听听第二段乐曲与第一段乐曲有什么不同?这部分乐曲在速度、节奏、力度以及情绪方面起了什么变化?

教师操作:播放第二段录音。

学生活动:欣赏第二部分乐曲。

生:速度比较快,力度比较强,节奏鲜明,旋律跳跃,情绪欢快热烈。

过渡语:同学们说的很好。这段音乐告诉了我们主人公的职业,你门在来听一听,能听到什么声音。教师操作:再次播放第二段乐曲。

生:有三角铁的声音。

生:有敲打东西的声音。

生:我听见了叮叮当当的声音。好象是打铁的。

师:请同学们为这受曲子起名字。

生:森林的早晨、快乐的一天、神奇的铁匠。

小结:这首乐曲叫做《森林的铁匠》,又叫做《铁匠波尔卡》,是德国作曲家米埃利斯创作的一首描绘性的作品。乐曲描绘了清晨森林的宁静气氛以及铁匠打铁的欢快的情绪,乐曲十分生动形象,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

师:你们知道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生:小提琴、长笛。小结:它是一首管弦乐曲。

四、完整地欣赏乐曲

阶段目标:完整的欣赏音乐。

过渡语:现在我们就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森林中的铁匠》。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动作。

教师操作:播放课件,观看课件,听音乐,随学生一起做律动。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欣赏了乐曲《森林中的铁匠》,欣赏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1:劳动的愉快的。

学生回答2:劳动是光荣的。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6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欣赏乐曲《春之歌》。《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乐曲为a大调、2/4拍、用三部曲式写成。从a段这一清新、流畅的旋律中,我们能体会到那种春意盎然的意境和心旷神怡的感情:b部分是从a段主题发展而来。乐曲进入第三段后,前面两个主题再现,经过下行模进,在力度上越来越弱,尾奏中,还加了许多装饰音:最后,乐曲在安详的气氛中结束,这种弱处理手法,给人以余音缭绕的感觉,充满了诗情画意。

本课通过欣赏《春之歌》,了解门德尔松和无词歌。以感知情绪为先导,通过演奏、哼唱、表演等形式感受《春之歌》歌唱性的旋律,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春天美景。

教学目标:

1. 欣赏乐曲《春之歌》,感受乐曲抒情明快的情绪,体验流水般的旋律带来的春天气息,想象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情景。

2.在欣赏乐曲过程中,通过听辨、吹奏主题、哼唱旋律的活动,和伙伴合作、交流讨论,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爱。

3.知道无词歌的基本特色和《春之歌》的曲式结构;了解门德尔松以及主要作品。

重点难点

体验《春之歌》的优美抒情的旋律所表达的春天景色,感受春天。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打击乐曲、音响资料(多种版本的《春之歌》)

2.资料补充:

(1)作曲家介绍:

(2)无词歌:"无词歌"亦称"无言歌",是门德尔松首创的一种小型器乐体裁,大部分由歌曲似的旋律及简单的伴奏所组成。这种方法为的是使旋律能在一定音型的伴奏下表露无遗。而且,无词歌的旋律不一定非得象歌曲一般,被限制在一定的音域之内,而可以稍稍宽广一些。门德尔松一生总共创作了四十九首无词歌,大约创作于1830至1845年间,分为八集出版。

(3)作品介绍: 《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作品第62号),a大调,2/4拍。本曲为门德尔松创作的所有"无词歌"中最为著名的曲子,不仅用于钢琴独奏,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和其它乐器的独奏曲而广为流传,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这首被冠以《春之歌》标题的无词歌具有流水般轻柔的浪漫旋律(片段1),使听众沉醉于快乐的气氛中。曲式虽单纯,但十分巧妙地应用了装饰音,从而利用钢琴创下了前所未有的漂亮效果,由此我们不得不对门德尔松的天才发出赞叹。在伴奏与踏板的关系中,也显示出浪漫主义时代的钢琴音乐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感受春天变化

师: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寒假里你们过得愉快吗?

生:很愉快;

师:春天来了,你们感受到大自然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天气变暖和了;小草发芽了。

师:嗯,同学们说得很好,观察得都很仔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春天的变化

欣赏图片集——春天的大自然(放多媒体软件)

二、欣赏无词歌《春之歌》

(一)了解门德尔松和无词歌

1.认识无词歌和它的音乐地位。

(二)初听《春之歌》

欣赏钢琴版的《春之歌》,以感受情绪为先,对乐曲有初步的感知,先不出示乐曲的标题,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给乐曲写上标题。

师: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乐曲,大家认真听,感受一下乐曲,想象乐曲表现怎样情景?

生:聆听乐曲,分小组讨论。

师:听完了这首乐曲大家从中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景?

生:感受到“春天”的情景

师:好,大家给这首乐曲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生:《春之歌》《春之声》《春天的乐曲》《春天的旋律》。

师:很好,看你来大家都听懂了这首乐曲表现的内容。

师:老师来告诉大家今天这首乐曲的名字是《春之声》,由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作曲。

揭题、简单介绍乐曲创作背景及作者。

总体描述乐曲的情绪、速度、节奏等。

(三)再听(小提琴钢琴版)

分辨乐曲中的几种乐器。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

播放乐曲

师: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乐曲是由哪些乐曲演奏的吗?

学生回答。

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段主题:

讲述这段主题中小提琴所描绘的音乐形象、钢琴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演奏第一主题旋律片段。

轻轻地跟着老师的琴声哼唱主题旋律。

听赏第二段:

感受乐曲的速度,打击乐器或拍手为乐曲伴奏。

律动表现乐曲,体验乐曲与第一段情绪与节奏的`变化。

用“la”哼唱主题

(3) 听赏第三段

找出与前面两段相同的地方。

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四)完整欣赏《春之歌》(视频)

边看边哼唱主题,跟着旋律节奏轻轻摇晃身体。

视频把乐曲表现的意境通过直观的图像展示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如诗如画的意境,整体感受乐曲的情绪。

视频资料只是作者对这首乐曲的个人感受,所以放在最后让学生体验,而不是放在初听时用,目的在于不把学生的思维固定,放在教学阶段的最后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下人们眼中的《春之歌》,开拓视野。

三、拓展

1.请小朋友演奏《春之歌》(《选自〈汤普森钢琴基础教程〉》)

2.欣赏门德尔松的另一首无词歌《快乐的农夫》

3.展示描写春天的音乐作品。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在充分发挥学生想象能力下,合理运用音像资料,丰富课堂、拓展视野。在本课中用丰富的音像资料,让学生了解《春之歌》以及其优美的旋律带给人们的视听享受,从而知道门德尔松的音乐成就。

音乐欣赏重在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和理解,所以从情绪感知出发,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运用已经掌握的课堂乐器演奏技巧,与校本教材相结合,鉴赏音乐作品,学生能很容易地记住主题旋律、得到成功的喜悦。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篇相关文章: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工作总结7篇

二年级下册班工作总结5篇

二年级下册月工作总结优秀5篇

三年级音乐教案6篇

二年级下册班工作总结精选5篇

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6篇

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通用6篇

六年级音乐教案6篇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参考6篇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