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课堂进度的紧凑和高效,只有认真对待每次写教案的机会,我们的教学能力才会得到持续提高,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湘美小学美术教案最新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湘美小学美术教案篇1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选择特征明显的动物脚的图片资料,富有情趣的大自然音乐片段,录音机,演示绘画材料等。
●学生准备
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国画颜料、毛笔、调色盘、签字笔、墨汁等。
(根据学生自由选择所喜欢的绘画工具)
(二)教学过程:
●导入
闭目倾听表现动物的优美音乐,你能说出有哪些动物在乐曲中出现吗?
●体验
回忆自己所熟悉的动物,模仿动物在行走时的表情和动态。
●欣赏
引导学生观赏有特色的动物图片,注重对不同脚的观察和认识。
●启发
哪些动物的'脚最吸引你?能说说它们的外形特征吗?
●讨论:
选取你最喜爱的动物,与同学相互讨论,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动物的脚?
●创作
用所带的绘画工具,画一幅神奇而美丽的动物的脚,要抓住脚的特征,注重独特性,新颖性。
●评价
作业观察,相互提出对完成作业的建设性意见或建议。
●反思
在人口急剧增多,环境严重污染的今天,许多动物将面临灭绝的困境,我们将用怎样的行动来保护动物和我们的家园呢?请用语言描述或写成小短文,抒发内心的感想。
湘美小学美术教案篇2
教学目标:
通过素描几何形体、石膏像、静物的练习,对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质感,不同难度的物体进行描绘,目的在于提高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在具备了基本形体塑造技巧的基础上,对素描的其他造型因素进行研究,如写生训练,从而逐步完善素描的造型技巧,提高艺术修养,为将来人物头像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内容提要:
(1)素描几何形体
(2)素描静物
(3)素描石膏像的结构表现
(4)素描石膏像的全因素表现
重点、难点分析:形体塑造,认识基本形体的结构特点和固有色、质感、光线、空间的结合。
重点:形体的塑造。
难点:固有色、形体塑造、质感的结合。
原则和方法:为了很好的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实现素描的教学目的,根据艺术教育的规律,拟定如下教学程序:
素描的训练遵循由浅入深,从简到繁的原则展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与理论知识的讲授相结合。了解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确定训练的内容和难异程度。在提高学生绘画表现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训练概括的手法和归纳组织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明白时间长短与所表现内容的关系,最好是长期和短期作业相结合。
第一章:素描几何形体、素描石膏像
教学目的:通过几何形体和石膏人物模型的写生训练,使学生对构成立体形象的最基本的因素有所了解,掌握人物的形体结构、比例关系。并在写生训练中掌握基本形体的结构特点、透视关系、明暗变化规律和基本的造型方法。为今后真人写生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认识基本形体的结构特点,以及对人的特征的认识表现。教学难点:1、掌握基本形体的造型方法。2、人物和重心问题、动势和比例关系。
教学场所:1、专业画室2、教室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写生实践
教学用具:几何模型、石膏人物模型
教学内容提要:
1、几何形体结构、空间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2、结构的表现方法。
3、线的表现方法
4、全因素的表现方法
复习思考题:整体感在素描写生中的作用。
第二章:素描静物
教学目的:在几何形体写生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质感、不同难度的物体进行描绘,注重质感的表现,提高造型能力,在具备了形体塑造的基础上,对素描的其他造型因素进行研究,从而逐步完善素描的造型技巧。
教学重点:形体的塑造,固有色、质感、空间、光线相结合。教学难点:1、形体空间感、体积感
2、形体结构与明暗、质感的结合
教学场所:画室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写生实践
教学用具:静物
教学内容提要:
1、静物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2、形体结构、空间结构的结合
3、形体的结构表现方法
4、形体的全因素表现方法
复习思考题:静物写生训练在绘画中的作用
讨论练习:
1、结构的产生
2、形体结构、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
3、通过对表现因素的分析、讨论结构与光线的关系
4、结构素描与全因素素描的关系
评价标准单个几何形体的结构素描
1构图2透视原理掌握及准确度3形体结构、解剖结构空间结构理解表现的能力
多个几何形体的全因素表现1画面构图完整2形的准确程度3黑白灰关系明确
静物的结构表现1构图完整2透视合理3形体结构、空间结构清晰
静物的全因素表现1画面构图、形的准许确度2光的原理的把握3质感及明度变化的掌握4线条及虚实的把握关系
石膏像的结构表现1画面构图完整2形像生动3解剖结构准确4表现手法(线条、明暗、虚实)
石膏像的明暗表现1画面构图完整2黑白灰关系明确3光影原理的掌握
石膏像的全因素表现1画面构图、形的准确度2光影原理的掌握3明度变化掌握4不同材质感的表达
第三章:继续实践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作画步骤,构图知识,美术术语的基本含义
重点、难点、及措施:重点理解构图知识和美术术语的含义教具:几何石膏、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举生活中的生动图片。
二、素描的含义;
1、用单色的点、线、面的结合表现物体的形体,色调明暗层次等造型因素的绘画。
2、写生素描从内容上分为静物,动物,风景,人像及人体素描等。
3、工具可分为铅笔、炭笔、钢笔、毛笔、水墨、粉笔。
4、作画时间可分为长期素描,速写,默写。5、从绘画传统的角度分为;中国传统的素描(白描)、西方写实传统的素描。
三、素描的表现语??
1、线条、色调。对于初学者,首先学会用线条表现形象,即学会用线条打准轮廓及把握比例,透视关系等。
2、初学者注意表现形体的明暗和色调的深浅。
四、素描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
1、感觉能力
2、知识(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
3、技巧:勤,练。
湘美小学美术教案篇3
课时:1课时
类别: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 认知:了解鸟的结构,用各种形式设计、表现一只美丽的鸟。 2、 情感:让学生感受鸟的美丽,提高创造美的能力,知道鸟是人
类的朋友,从而做到保护有益动物。
3、 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鸟的结构,设计表现一只美丽的鸟。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大胆创造各种鸟的形象。
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的。让学生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各种表现形式设计表现美丽的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分组交流、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范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
学具准备: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各种材料
(如:图画纸、彩笔、橡皮泥、彩纸、胶水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激情导入
1、 讲故事《美丽的孔雀》
2、 小鸟们很想像孔雀那样变成一只漂亮
的鸟,你能帮他们实现愿望吗?
3、 导入课题:同学们这么喜欢小鸟我们这节课就来一起画小
鸟好吗?看看谁画的小鸟最美
二、探究学习
1、把你搜集到的鸟的资料介绍给小组的同学,看看谁知道的多。
2、老师也搜集了一些鸟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1) 这些鸟在外形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 看课件分析鸟的花纹、抓子、嘴的特点。
(3)放大一只鸟的图片,说说这只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学生根据鸟的结构特点摆拼图。
4、看各种鸟的姿态摆图形。
5、欣赏和鸟有关的作品。感受作品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6、了解不同表象形式的作品:
出示《写生珍禽图》,介绍写实手法。出示《凤凰图》,问学生画的是什么鸟?世界上有这种鸟吗?它的样子有什么特点?
7、“凤凰”是人们想象出的形象,非常美丽。你能想象并表现出一只美丽的鸟吗?说说你心中美丽的小鸟是什么样的?
三、 提出作业要求
用你喜欢的表现形式设计一只美丽的鸟。还可以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作品完成后,再让它到鸟林里来做客。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五、作业展评及课后延伸
1、鸟林里来了这么多小伙伴,谁愿意把自己带来的鸟介绍给大家?
2、谁是最美丽的鸟?谁的样子最奇特?
3、你知道那些鸟是人类的朋友吗?你想对小鸟说什么?
湘美小学美术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几种常用的绘画、作色工具,湘版美术教案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胆画画。
2、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湘版美术教案画线、涂色练习,训练手指、手腕的灵活性和力度。
教学重难点:
在画线和涂色中了解各种工具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整张白纸4张,每组课桌组合排成方形
各种画笔、涂色工具(学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喜欢画画的小朋友请举手;你都会画什么呀?)
二、导入新课:
检察学具。(学生带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美术工具,把它们找出来,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看,并说出名字。)
三、讲授新课:湘版美术教案
1、在下面五个盒子中分别放入沙子、毛线、方便面、豆子、小棒,请一位同学摸,猜猜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先小声告诉老师,然后用简单的线条尝试画在黑板上,让其他同学猜)
2、与学生们一起采用不同的工具尝试。如: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等,让学生自由的作画、涂鸦。(教师可先示范不同工具的握笔方法,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握笔)
3、添画游戏:学生们随着音乐围着课桌(课桌课前摆成长方形或圆形)旋转,音乐停,学生就坐在面前的座位上,将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添画。(教师可先作示范)
4、念儿歌:彩笔手中拿,大家一起画。画个小点变雨滴,画个方形变楼房,画条竖线变筷子,画团曲线呀,变呀变成妈妈手中的毛线。湘版美术教案
5、教学小结:
a、展评学生作业。(由一个小组的学生共同来完成一张的作业,最后比一比,大家评一评哪一组的最好看,好在哪里?)
b、总结本课的学习的内容。
湘美小学美术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为本小组将要设计的“旅游节”定一个主题。
2、根据主题,每个小组完成一组能够反映当地风貌的“旅游节”宣传资料。
3、增进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4、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准备:
1、学生调查当地旅游资源,用速写、照相、收集图片等方式记录下来。再收集当地地图以及收集相应的文字资料。
2、教师收集各地旅游节海报,旅游地图等参考资料。
教学重点:
当地旅游资源的表现。
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设计当地旅游线路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导阶段
欣赏教师提供的各类资料。个小组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讨论,为本小组将要设计的旅游节确定一个主题,以反映当地风貌〈桂林山水旅游节、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厦门旅游节等〉,并交流。
2、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旅游风景区图片、旅游线路图、宣传海报、宣传小册子等范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范例,了解各种创作手法,启发学生创作思路。
(2)学生分小组讨论本组作业的呈现方式,制定初步创作计划。
(3)学生说说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者设计当地旅游线路图的方法。
首先让学生明确旅游资源就其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种。自然旅游资源有山、水、森林、江河湖泊等各种自然风光。人文旅游资源有各种民俗风情、文化遗迹、工艺品等。
学生回答:旅游线路图可利用旅游图片、旅游地图绘制。
旅游图片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可以根据当地特色内容来表现。特色景点、标志、文字说明等内容来绘制。
(4)学生根据小组分工,进行设计旅游线路图。
提醒学生在设计之前,应注意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创作。小组的风格相互协调。
(5)学生练习,教师加强个别辅导。
(6)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相互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
第二课时:
1、学生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
学生分小组,以一个城市的旅游资源和当地特色来表现。
2、引导学生说说海报上的组成部分〈特色景点、旅游图片、简易图案、文字标题等〉。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加强个别辅导。
3、师生评析作业。
湘美小学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小学生们尝试添画手型,变化出不同的物体。
2.通过活动,发展小学生们的想象力,提高小学生们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带领小学生们玩手指游戏,导入活动内容。
1.手指游戏: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鸟飞飞飞。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鱼游游游。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狗汪汪汪。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乌龟爬爬爬。
2.提问:小手还可以变成什么?
(老师可以帮助编成儿歌带领小学生们玩手指游戏。)
二、用手变造型,感受小手的灵巧多变。
1.提问:刚才我们用小手变出了许多小动物,你还能用手变出什么不一样的造型吗?
2.个别小学生们示范,集体模仿。
3.小结:刚才我们用小手变出了爱心、房子、飞机、剪刀等好多造型,你们觉得自己的小手怎么样啊?
三、进行手的联想画。
1.指导小学生们用勾线笔沿手的边缘描画(可摆放不同的手形)
(1)教师示范。
“是呀,我们的小手能灵巧,今天我们把灵巧的小手画出来,好吗?”(教师作画)
(2)在此基础上想象、添画。
“手画出来了,可是手心空空的,我们可以在手心里面画上什么呢?”(小学生们自由想象)
2.教师再次交代作画步骤。
3.小学生们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相互欣赏作品,交流感受。
1.个别小学生们介绍自己的作品画的是什么,要求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
2.小学生们将自己的作品沿轮廓线剪下来,布置成“有趣的手”的墙饰。
湘美小学美术教案最新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