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教案6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好的教案应当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写一份完整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前准备好学生的问题和疑惑解答,促进学生的学习理解,下面是好文汇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品德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品德教案6篇

小学品德教案篇1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就是在大家合干一件事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

2.懂得在做很多事情时都需要,尤其是现代社会更需要的精神。

情感:

愿意与人。

行为:

1.与人合作时,能听取别人意见,不固执己见。

2.与别人合作时,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不做不利于团结的事。

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团结友爱”德目中认知目标第3条“懂得完成各项任务需要”而设置的。

课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方式说明社会生活需要的意义及具体做法。

本课共设五个栏目:

1.“看一看”栏目,目的是为了引入新课观点,为导入新课服务。

2.“说一说”栏目,目的是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实例来说明的重要性。

3.“议一议”栏目,有两个小题。第一小题中,三人要很好地合作,应该是:画家画画,书法家写字,记者提供稿件。第二小题中,三小队要搞好小队活动应该做到目标一致,相互配合,不互相埋怨。

4.“查一查”栏目,一方面是引导学生自查,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行为起指导作用。

5.“活动”栏目,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的重要性。

教法建议:

1.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多种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意义。

2.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实际,教师可以多补充一些的真实事例,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树立的思想。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亲身体会到的重要性。

教育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看过龙舟比赛吗?你们看,这就是龙舟比赛时的情景。

2.课件演示或播放录像,内容:龙舟大赛的场面。

3.提问:

他们怎样划,才能使龙舟的前进速度更快?

4.小结:

龙舟比赛是一个集体项目,只有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听从指挥,动作协调一致,大家,才能使龙舟的前进速度加快,从而取得比赛的胜利。

板书:八

5.提问:

除了划龙舟需要外,还有哪些事情需要?

6.学生讨论后回答。(此问题答案不唯一,只要学生列举的事情属于合作项目即可肯定。)

7.过渡语:

打排球也是一个团体项目,队员们是否结果完全不同,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原国家队女排队员们的事迹,让我们来亲身感受一下。

二、明理

1.播放录音故事:教材p33—35课文1—3自然段。

2.提问:

原国家女排队是如何连续五次获得世界冠军的?

板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各尽其职密切合作彼此谅解互相帮助

3.小结:

女排姑娘在比赛的过程中,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优势,在队长的带领下密切配合,彼此谅解、互相帮助,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女排姑娘的事迹可以充分证明是取得比赛胜利的保证。

4.同样是这些队员,如果失去了精神,又会出现什么结果?

5.继续听录音故事:教材p35课文第4自然段。

6.小结:在集体中大家共同干一件事时,只有,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三、拓展

1.过渡语:

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精神也显得更加重要。在现代社会中,科学上的每一项重大突破,大多是的产物。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参加的单位达两万个。下面,我们来看美国影片《阿波罗十三》中的一个片段,看一看当今科技社会中,人们是怎样的。

2.播放阿波罗登月当天情景的影片片断。

3.提问:

看完影片片段后,你有什么感受?

4.小结:

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项目都需要每一位参加研究的科学研究人员的密切合作,合作可以创造奇迹,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施与完成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5.课件演示图片:课后练习“说一说”的图片,教师请学生讨论教材p36看“说一说”中的问题:

说一说医生与护士做手术时是怎样的?

6.小结:

在做手术时,只有医生和护士,密切配合,才可能取得手术的成功,为病人解除病痛,甚至拯救病人的生命。

7.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的事例?请说给大家听。

8.学生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9.提问:

在我们的集体生活中离得开。现在我们就来亲自实践一下。

10.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活动项目:

跳长绳。

11.学生活动后谈体会。

12.小结:集体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同样需要。

四、联系实际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是否做到了?让我们对照检查一下。

2.学生打开书p37看课后练习“查一查”

3.小结:

经过对照检查,同学们对自己在方面一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相信大家会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与人合作。

4.师:

有一所学校的同学在方面需要我们的建议,让我们来帮帮他们。

5.电脑演示:课后练习“议一议”的内容。

6.学生小组讨论后相互交流意见。

五、结束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的重要,课后我们以小组单位或几个同学自愿组合,搞一次有分工、有合作的活动,如打球、拔河、出板报等,下次思想品德课上在班里交流经验。

板书设计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各尽其职密切配合彼此谅解互相帮助

探究活动

活动名称:三人两足比赛

活动方法:找两根长木板,三人同时站在两块木板上,每人的一只脚站在一块木板上并用绳子将脚捆上,行走时步调要统一,每次比赛时,可以三组同时进行,首先到达终点的小组获胜。

小学品德教案篇2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冬季的自然现象及特点,引导他们探究大自然的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了解冬季的一些基本的健康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冬季的自然现象,学会观察自然、热爱自然。

2.了解冬季的一些基本的健康生活常识。

3.学习实验、观察的简单方法,培养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活动设计

一、看图激趣,导入新课

我们班的小朋友有没有北方来的?请你给同学们介绍北方冬季的自然现象及特点。

二、创设情景,组织活动

活动一小实验

1.说一说:我们在深圳看到过下雪吗?知不知道为什么?

2.做一做:装两碗水分别放在冰箱的保鲜室和制冷室,一天后观察两碗水的变化。得出结论水在什么条件下才会结冰。

3.议一议:汇报看电视积累的北京地区前一周的气温记录和观察到的深圳前一周的气温记录,看看有什么不同。

4.:北京的冬天为什么会下雪,而深圳的冬天为什么不下雪。

活动二找冬天

1.出示图仔细观察,找一找南方冬天的美景。

2.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比一比南方与北方冬天的不同。

3.动手,对挂图上的图片进行重新粘贴、摆放。

4.画一画自己找到的南方冬天的美景。

5.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南方冬天的美景。

活动三写一写、画一画。

1.同桌交流,给北京的表哥写什么?

2.给北京的表哥写回信,也可以画出来。

3.看龋齿形成过程图片。

4.写一写:起床后的安排。

5.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穿衣、叠衣、书包比赛。

板书设计

12南方的冬天

北方的冬天……冷

南方的冬天……暖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活动后,绝大部分同学对南方与北方冬天的不同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

小学品德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本课是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的第一个学习主题。《说说我的家》要求学生熟悉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学会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庭,激发学生对家的自豪感与幸福感,并能在此基础上主动关心,体贴家人。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被父母无微不至地关爱着,而孩子却对家庭、父母缺少一定的感受与思考。本课通过说说我的家,旨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人,增进与家人的感情。

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只有对教学内容及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之中,这节课就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和家人,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培养学生爱家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教学难点是:通过了解自己的家人,能在此基础上主动关心、体贴家人。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课时要有一定的预设。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在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会说不清家人的名字、家庭住址,那么在课前预设时要让学生回家询问清楚,这样来保证课堂交流的质量。同时,学生在刚刚步入小学阶段,在有条理的表达自己上很欠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然后学会表达和评价的能力。

设计思路

1、健康、快乐的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保证。在《说说我的家》这一课中设计了“谁最有礼貌”、“介绍全家福”的活动环节中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家人,激发对家的自豪感和幸福感,通过交流学习来体验。

2、学会关心家长,懂得感恩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在“家中故事齐分享”、“真情对白”活动环节中,从具体细小的是事情中懂得不仅要接受家人的爱,更要懂得付出自己爱,用心去了解、关心、体贴家人。

3、口语交际是儿童必备能力,每一个活动环节中都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和家人,激发对家的幸福感,主动关心体贴家人。

行为与习惯:在初步了解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同时,能有条理的介绍自己的家庭。

知识与技能:了解并介绍家庭主要成员的工作、爱好、习惯,热爱、关心家人。

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的方面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和家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介绍家庭情况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和家人,从而激发学生对家的自豪感与幸福感。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自己的家人,能在此基础上主动关心、体贴家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一些轻松、和谐、温馨的关于亲子交流的音乐,如《世上只有妈妈好》、《让爱住我家》、《可爱的家庭》等,以作课堂活动的背景音乐。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一张全家福。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34-p35页内容,话题为“说说我的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谁最有礼貌

1、我们都自己的家,你喜欢你的家吗?今天一起来说说自己的家吧。

(板书课题:说说我的家)

2、cai展示不同长辈的头像,让学生认识家人之间的关系,如何称呼,怎样称呼才是礼貌的?

小结:学生都认识不同长辈的头像,但家人之间的关系不熟悉,还要就多多练习。

?设计意图:低年段的孩子由于认知水平有限,教师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和家人之间的关系,能够正确的表述。】

活动二介绍全家福及家人爱好

1、学生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介绍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要求学生要说清“我叫,我家住在,我家有口人。”

2、小组交流:小组内相互说说各自的全家福。

3、击鼓传花,全班交流:让学生对照全家福中的每个成员,介绍一下家人的职业、爱好、生活习惯等。

4、教师导入: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你了解家中的成员吗?他们平时有什么习惯?爱好是什么?喜欢干什么?下面这个环节就是要考验一下同学们对家人知多少。

5、填写爱心卡(也可画下来)

6、上台介绍(借助多媒体展示)

7、诵读儿歌(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有我有妈还有爸,爸爸妈妈关心我,我爱爸爸和妈妈。)

小结:通过交流与分享,学生们都能流利并有各自特点的介绍自己家庭从大家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大家多爱自己的家啊,来,我们一起来诵读儿歌,表达自己对家的热爱。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介绍学生加深对自己家庭成员的了解,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儿歌活泼的形式让学生朗朗上口,让学生感受家庭幸福的快乐,珍惜幸福的生活。】

活动三家中故事齐分享

1、相信咱们家中有很多我们一想起就特别开心的事,或很难忘的事。你们愿意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吗?

2、指名讲

小结:每位孩子都想向大家展示自己幸福的一家,趣闻趣事,其乐融融。

?设计意图:给孩子一个充分展示、交流的平台,懂得关爱自己的家人,懂得从细小的事情中感受家人的重要,感受家人的无微不至。】

活动四真情对白

1、父母的话。(你们的爸爸妈妈有很多话想对你说,昨天呀,他们来到学校让老师把它录下来了,你们想听吗?)

2、课件播放

3、孩子对父母说心里话,写或画在爱心卡上。分小组上台交流。

小结:是啊,我的家,你的家,他的家,都是那么平凡、普通,但是我们相互了解、相互关心,我们是真正相爱的一家人。

?设计意图: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孩子们快乐成长,通过交流真心的去懂得感恩,懂得关爱自己的家人,懂得珍惜幸福的生活。】

板书设计

说说我的家

我叫xxx,

我家住在xxx,

我家有xxx口人。

小学品德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秋天收获的一些果实、种子和蔬菜,了解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感受大自然的养育之情。同时,在参与观察、分类、制作和交流等活动中,体验自制作品的成就感,感受欣赏他人与被他人欣赏的愉悦。

(二)通过观察秋天收获的果实和种子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分类能力。

(三)知道几种常见植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态,初步学会给果实和种子分类的方法,学会制作简单的种子标本,进一步认识秋天的显著特征。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到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三、教学难点:

果实和种子不同的分类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都有哪些果实在秋天成熟?

(二)想一想:秋天,有哪些新上市的蔬菜和粮食?

(三)看图片: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些实物?你认为秋天是个什么样的季节?

(四)教师将果实按小组分给学生,说一说都有哪些果实。

(五)分别说一说自己组内的果实是什么样的。

(六)小组合作:将小组内的果实进行分类,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类的。

(七)在按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比一比哪个小组分类方法多。

(八)同样方法,认识植物的种子,并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

(九)教师讲解如何保存种子,学着制作简单的种子标本。

(十)果实和种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举例说说他们为人类了哪些食品和用品。

(十一)用树叶、果实、种子做做装饰品,相互欣赏。

小学品德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学习要肯于动脑筋,不怕困难,掌握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一些方法。

2、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习,体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愉悦。

3、知道学习、做事要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重点

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习,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难点

肯动脑筋,不怕困难,掌握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一些方法,并体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愉悦。

四、教学关键点

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想一想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集中精力学习。

五、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实物投影

3、录音机

4、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并分析其原因,以便有的方矢地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导入

1、播放故事《龟兔赛跑》

2、问:听了故事后,你觉得龟为什么能跑赢兔呢?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抓紧时间学习呢?

板题:做学习的主人

(二)学文明理

1、交流学习经验

(1)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应怎样做?

以“冬冬的烦恼“为内容讨论

假如你是冬冬,你会怎么做?假如你是冬冬的同学,你会对冬冬说些什么?

(2)让学生自己谈谈学习中遇到过的困难和烦恼,再分分类。

(3)讨论:

①对不认识的生字,看不懂的文章应该怎么办?

②对自己不爱学习又必须学习的课程应怎么办?

③学习做某件事,总是做不好,怎么办?

(4)用图形式加以说明、延伸。

(5)小结:

我们在学习中也遇到过烦恼,但是只要动脑筋、想办法,总会克服困难的。

(三)抓紧分秒,做时间的小主人

1、争分夺秒。

①抄写生字,5分钟后检查学生所写的字数。

②抄写课文,5分钟后检查,让学生说一说,对比一下与所抄生字有什么不同?

③让学生分析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

2、分组讨论并说说自己在学习,做事时通常会出现的低效率问题,大家一起想想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是什么?

3、对照图片,说说有什么办法使小丽做事更快些?

4、小结: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事,只有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才能有效率。

(四)教学延伸

1、出示一系列的活动内容,让学生想一想,该怎么合理安排时间呢?

(1)、星期六,小军需要做以下的几件事:

画画儿、做作业、看电视、买文具、看课外书、踢球

(2)、王小明每天放学回家,都必须完成以下家务,-需要分钟,故此,对他如何进行复习有一定的影响,请大家帮帮他。

扫地5分钟,淘米3分钟,烧开水9分钟

煮饭10分钟,喂鸡5分钟,洗茶壶4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给小军出主意。

各组互相交流,并说说各自的理由。

(五)深化导行

1、小小辩论会

小芳放学回家,感到有些疲倦。但是,她想起妈妈常说的。回家后先要做作业,于是她打开了作业本,可是,写了一会儿,有些写不下去。

她有两种做法:(1)、坚持写下去;(2)、先休息一会儿再写。

你同意哪种做法?

2、小小故事会

(1)、事先让每个学生找一找有关学习方面的故事。

(2)、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开个小小故事会。

(3)、小组选出其中一个大家都喜欢的故事,编成小节目,在班上交流。

(六)巩固练习

图时间老人的礼物

(1)、钟姑娘的话是什么意思?

(2)、如果这样下去他俩各会怎样?让我们不故事续下去。

(七)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

2、齐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八)布置作业

课后总结一下自己今后如何合理地安排和利用学习时间

小学品德教案篇6

活动目标:

认知与技能:

1、知道纸的由来及用途。

2、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情感与态度:

1、为我国古代人民的创造发明感到自豪和骄傲。

2、感受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行为与习惯:

1、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不随便浪费纸张,并让别人也会珍惜纸资源。

2、学会调查收集信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交流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

2、学习使用调查的方法,了解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网页课件和比赛题目。

2、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渴望的课堂学习式。

3、学生准备:搜集生活中的纸用品;调查同学的用纸情况。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生活导入,提出问题:

1、老师发现大家把课前搜集到的物品都带来了,愿意介绍一下吗?

2、通过刚才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同学们看,黑板写不下了,你把还没说出来的问题先放在自己的小脑袋里,看看课堂上能不能解决。允许老师提个问题吗?

(板书)纸到底都有什么用?

(从生活中的发现入手,引起学生的思考,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二、研究问题:

纸的发明:

通过刚才的提问,老师可以看出大家对“纸的发明”非常感兴趣,下面咱们就先来研究这个问题。你知道纸是谁发明的吗?纸发明之前人们可能会把字写在什么地方?

学生交流。

纸的用处:

1、交流小调查。

2、研究纸在生活中的使用。

3、交流收获。

三、续编故事:

看来,纸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假如有一天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纸会怎么样呢?

说着说着就到了这一天——“20xx年8月30日晚上7点半,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主持人说:从今天起,纸将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谈到的和搜集到这些东西都没有了,今后……”

请同学们大胆设想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一分钟闭眼思考)过一会儿,我们开一个《没有纸的世界》的故事会。

先把自己的故事讲给身边的同学听,再起来讲。(参与小组的交流,发现有代表性的故事)

四、拓展学习: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课前大家提出的问题上来,这节课,我们主要对“纸的发明”和“纸的用处”两大问题进行了研究,“纸的制作”是我们下一节课的研究内容,而“纸的分类”这个问题就留在课后大家去自由研究吧。老师为大家提供三个网站,第一个是我们学校网络管理中心制作的资料库,另外两个是因特网上的相关网站,里面有关纸的内容非常丰富,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记下网址,去访问一下。

五、小调查

1、小组调查每个同学一天的用纸量。

2、汇报调查结果。

3、拓展延伸:布置课外调查任务。

小学品德教案6篇相关文章:

小学体育一年级教案通用6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篇

人教版小学下册数学教案6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优质6篇

湘美小学美术教案模板6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最新6篇

人教版小学下册数学教案优秀6篇

湘美小学美术教案最新6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参考6篇

小学体育课走和跑的教案6篇

小学品德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7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