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事迹5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只有实事求是写出的事迹才是有意义的,一份出色的事迹材料能够凸显宣传典型,引导良好风气的效力,好文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黎明的事迹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黎明的事迹5篇

黎明的事迹篇1

不忘初心,是张黎明一直以来的坚守。张黎明能在平凡的岗位上30多年坚守如初,是因为他始终不忘的初心,他说“一想到能通过我的双手,为千家万户送上光明、送上欢乐,我的心就像蘸了蜜一样甜,无论之前受了多少苦、挨了多少累,心里都只有一个字:值!”我们基层人员应该向张黎明那样,不忘初心,热爱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敢于创新,是张黎明在工作上的醒目标签。2011年,以张黎明名字命名的“张黎明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创新孵化基地、创新工作室和班组创新工作坊的“三级联动”机制应运而生,这些年来,张黎明从一名普通蓝领工人,成长为响当当的创新先锋,堪称新时代的蓝领发明家。创新要不怕小,只要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创新还要不怕大,要敢想敢干,不怕失败。这才是新时代产业工人应该有的样子,也应该是广大基层人员应具备的品质。

爱岗忠诚,是张黎明对待工作一贯的态度。张黎明坚信“工作着是快乐的”“把工作干出彩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张黎明始终坚守抢修一线,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以便捷的服务和精湛的技术展现了当代产业工人的时代风采。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老实人张黎明,没有惊心动魄,也没有轰轰烈烈,他平凡到你都不会去注意他。但他经得起日积月累的平淡,耐得住千凿万锤的磨砺,这就是时代楷模的魅力所在。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张黎明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敢于创新,爱岗敬业,忠诚于党,以实际行动去践行,做好新时代人民公仆,不负新时代时代使命。并且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用劳动书写美好的时代。

黎明的事迹篇2

黎明,寓意着美好和光明。在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黎明人如其名——他始终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扎根电力抢修一线31年,甘当点亮万家的“蓝领工匠”,练就了电力运维抢修的绝活;他带领着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活跃在天津的街区里巷,被誉为“坚守初心的光明使者”。

“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

“不忘初心,就要不畏艰难,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这是今年4月16日,张黎明在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公开课上的一段自白。

电网抢修不分昼夜,特别是风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更是要“枕戈待旦”。在张黎明心里,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从未关过手机,夜里听到风雨声,就马上穿戴好,把电话握在手中,为的就是能第一时间赶到抢修现场。”翻开抢修工作单,几乎每一项电网抢修任务都有“张黎明”的名字。

207月26日,天津地区遭遇暴雨突袭。张黎明正在病房陪伴病危的父亲,窗外的风雨声搅动着他的心。等送饭的妻子来到医院,他马上赶到抢修班,刚进门就接到故障电话,立即出发赶往现场。那一晚,张黎明和同事们在暴雨中奔波近8小时,完成报修工作81件。

张黎明服务的辖区是天津市滨海新区,作为北方第一个自贸区,落户在这里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40多家,确保区域用电安全责任重大。他常对工友们说:“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

张黎明有个爱好,顺着电力设施沿线溜达。溜达的时候,他边走边记,回去后再把一条条线路图精确地绘制下来,对供电线路的全部参数指标、安全状况、沿线环境及用户特点等情况了然于胸。加上长期的抢修实践,他能根据停电范围、天气情况、线路设备健康状况等,迅速判断出事故的基本性质和位置、故障成因和故障点。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精心做,在长期抢修实践中,他巡线8万多公里,亲手绘制线路图1500余张,梳理分析上万个事故隐患,累计完成故障抢修两万余次,积淀出电力一线工人的工匠精神。

30余年如一日扎根抢修一线,以工匠之心坚守电力工人的初心,张黎明成为电力抢修领域的行家里手。为将自己的绝活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张黎明总结分析了上万个故障,形成50多个案例,编成《黎明急修工作案例库》,同时将其中常用的11个抢修小经验、8大抢修技巧、9个经典案例印成《抢修百宝书》,使电力抢修更及时、更高效。

张黎明在工作中特别爱较真儿:发明了“黎明急修book箱”,将抢修工具定位摆放,省去了翻找时间;优化改进抢修工作流程,将高压故障平均处理时间由3小时缩短到1小时以内……

“对待工作要讲究,不能将就!”张黎明说,践行工匠精神就要有一种传承和担当精神,既要在专业上精益求精,更要在心中有家国情怀,“我要将国家电网的社会责任落到实处,带领更多的队员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最大的事”

张黎明说:“我是党的孩子,就应该随时出现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11月20日,一场暴雪不期而至。接到拥军里社区停电报修的电话后,张黎明立即和工友驾车出发。经过火速排查,发现是一段埋在地下的电缆出现故障。排除故障首先要将电线杆上的刀闸断开,可是电线杆已经在风雪中结冰,脚扣难以固定,无法攀爬。经过商议,他们想出一个办法:砸开一段冰层,装上脚扣,3名抢修队员再用肩膀牢牢顶住脚扣,“搭人梯”托举张黎明用加长至5米的拉闸杆上杆作业。风雪正急,寒风刺骨,看着张黎明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作业,居民们既感动又担心。故障排除后,小区内灯火通明,居民们围在张黎明身边连连道谢,许多人淌下了热泪。

通过这次抢修,张黎明发现社区用电超负荷或遭遇暴雨雷电天气时,线路变压器易发生保险片短路烧毁故障。他和同事们经过反复试验,发明了“可摘取式低压刀闸”,将线路变压器发生保险片短路烧毁故障的抢修时间,从过去约45分钟一下子缩短至8分钟。这项发明后来获得国家专利并得到广泛推广,仅这一项小革新每年就可创造经济效益300多万元。张黎明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我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

“节能互助、点亮邻里”是“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开展的一个公益项目,让600多个老旧楼道告别黑暗,近户居民从中受益。张黎明到老旧小区抢修电力故障时,发现这些小区楼道大都光线不好,出行很不方便。于是他将滨海新区发给他个人的一万元奖金悉数捐出,成立“黎明·善小”微基金,用来购买节能led灯泡,安装到这些楼层,为社区居民带去了光明。

以队长张黎明名字命名的“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成立来,张黎明和伙伴们深入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村庄、进校园、进医院”等志愿服务,与11个社区150余户老弱孤残户建立帮扶关系,累计开展志愿服务近万次,惠及居民10万余户。3月的一天,黎明服务队的一位帮扶对象,家住丹东里社区70多岁的陈雨兰大娘打来求助电话,说心脏不好受,子女又联系不上。火速赶到现场的张黎明连忙拨打120叫救护车,可对方说因为堵车到达丹东里至少需要20分钟。时间就是生命,张黎明当即决定:“大娘这情况不能耽误,咱们开车送大娘去医院!甭管有多大责任,我担着!”他将大娘背下楼,和队员们一道将大娘送到附近医院,还帮她垫付了医药费,一直等到大娘脱离危险后才离开。当陈大娘的家人带着锦旗来到服务队,向张黎明和队员们鞠躬致谢时,每个队员都感受到:只有对百姓“心存大爱”,才能在关键时刻敢于担当,才能对得起共产党员服务队这一光荣称号。

如今,“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的9支分队、215名队员已经把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每年累计出勤1100余次。他们用点滴奉献,诠释着“客户所需、党员所及,让党旗飘扬、让百姓满意、让爱心传递”的郑重承诺。

用“初心”点亮万家,让光明温暖人心——张黎明笃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者是最幸福的。

黎明的事迹篇3

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今天站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感到十分光荣。我为自己和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能赶上这样一个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伟大时代,而幸福和骄傲。

这一刻,我想到很多,有组织上多年的培养,有激励我前行的老一辈电力工人、父母、妻子,还有一路走来共同奋斗的同事们。正是他们,让我懂得了不忘初心的价值和力量。

我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中建六局的一名老党员、老班长。小时候,父亲为参加湖北二汽、引滦入津等国家建设,带着我们全家从北到南,又从南走到北,到处辗转。“南征北战”虽然苦,但我从来没听父亲说过一个“不”字,从未向组织上讲过一次条件。从父亲身上,我很早就懂得了老一辈产业工人的牺牲和奉献。

1987年,我18岁时正式成为了一名电力工人。上班的第一天,父亲找出他以前用过的一把老虎钳子递给我,跟我说:“黎明,这把钳子给你,电工可是个技术活儿,一定把技术学好了,让同事们信任你,这才是咱工人的本分。”

父亲的话我一直记着。上世纪十年代,电网基础薄弱,电力施工条件艰苦。三伏天爬杆作业,电杆的温度高达四五十度,遇到雨天,手和脚又能泡到发白,冬天干活儿满头汗,风一吹又冻得打哆嗦。

刚刚参加工作时,我对自己将来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还很模糊。是师傅们的一个举动,深深影响了我,或者说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那是在我工作第3年的深秋,一条重要线路发生故障,需要紧急带电处理。可是,架线的铁塔被围在烂泥塘中央。按照规程,带电工器具和上杆作业人员不能沾水。为了保证安全,我们架了一个8米长的木梯子通到铁塔边,但木梯较软,走到中间容易落水。这时,班里的张连运、孟祥芳两位年过五十的老师傅一声不吭跳进泥塘,用肩膀顶住梯子,让我们从上面通过。作为徒弟,我不忍心从师傅的肩上踏过,但他们却用坦然而坚定的眼神儿示意我“快过!”那一刻,老一辈产业工人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一下子感染了我。从此,我暗下决心,这辈子也要像他们一样,纵身投入心爱的电力事业,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作为一名电力抢修工人,我最大的心愿是老百姓想用电时就有电。抢修,“抢”的是时间,“修”的是技术。没有“金刚钻儿”不行。怎么练就“金刚钻儿”呢?我的师傅是这么说的:脚不脱泥、手能绣花、扎根一线、追求极致。

为了熟悉设备环境,我总爱沿着电线杆子“溜达”,拿着小本儿把线路切改、沿线环境变化画下来。为了摸索故障发生的规律,我分析了近万个故障,总结出50多个经典案例,形成了《急修案例库》和《抢修百宝书》。

我认为,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久久为功,你就能成为大家眼中的行家里手。

虽然有了抢修故障的“绝活儿”,但我更希望这“绝活儿”没有用武之地。因为“绝活儿”用得越多,意味着电网故障就越多。令人高兴的是,这些年,国家电网公司新一代电力系统建设加快,天津滨海电网逐步升级为坚强智能电网,智能配电网的抢修效率由过去的“小时”提高到“秒”为单位。

时代在发展,工人要进步。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那就是“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这些年,抢修压力减小了,创新动力却更足了。在公司支持下,我们搞起了劳模创新工作室,从早期的可摘取式低压刀闸、占位型驱鸟器到现在的带电作业机器人,项目越搞越大,专利越来越多。身边同事问我,你哪来的那么多创新灵感、创新动力?我开玩笑地说,我有三服妙药:一是热爱,我热爱这份事业,一直觉得工作是快乐的,创新让工作更快乐;二是用心,用心对待工作中的难题,你就会发现创新无处不在;三是支持,这些年天津市高度重视企业创新发展,给我们这些蓝领土专家以巨大支持,大大提高了创新的成功率。

,我成为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我们的服务队由最初的7个人壮大到326人,是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148支共产党员服务队的一员,我为自己从事的事业感到由衷的自豪。

服务队走到现在,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更离不开队员们的坚持。记得那是奥运保电期间,工作非常忙。队里有个叫张振山的老师傅,为人内向,天天干抢修、搞服务,1个多月没休假。直到奥运会闭幕前一天上午,他跑来请假,说老爹不太好,得回去一趟。我不放心,就跟了去。一踏进他家门,正看到他跪在床前放声痛哭。原来,他的老父亲刚刚过世,单位离家不到2公里,他愣是没赶上送父亲最后一程。我问他怎么不早说?振山哭着说,服务队好不容易有个样子,我是队里的老人儿了,得带头儿啊!那一刻,我流泪了。这是人民电业代代相传、永不熄灭的火种啊!作为一名党员,我必须要把这颗火种传下去。为老百姓办好事,吃再多苦,受再多累,幸福,值得!

我也想忠孝两全,然而很多时候确实不容易。7月,我父亲病重住院,需要陪床。我想照顾好父亲,又怕耽误了工作,就和父亲说,咱俩用一根儿绳子把手连起来吧,如果我睡着了,您需要我时,一拽这根儿绳子,我就能醒。就这样,这根儿绳子陪伴我们父子整整一个月,却没有陪到我父亲的康复。我没有经历过老人的离世,总以为父亲会永远陪着我,总以为自己能像抢修故障一样把父亲抢救回来。可是,那年的8月9日,父亲还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我的爱人李海春,26岁就下岗了,她一直梦想着能再有一份工作。这些年,她摆过摊,当过保洁,干过物业,但为了照顾一家老小、支持我工作,不得不一再地放下。我们俩有个约定,等我将来退休了,一定要帮她开一家她梦想中的饺子馆,就以她的名字命名,叫海春饺子馆!

人生总有遗憾,但我却从不后悔。既然选择了电力抢修一线,就意味着奉献和付出!

前不久举办“时代楷模”发布会时,大家和我说,这相当于给你举办了一场婚礼,你将踏入崭新的人生。但我更想说,无论何时何地,初心不改。我只是千千万万劳动者大军中的一员,我坚信有无数的人做得比我更好、更优秀。也正是这只劳动者大军用勤劳和智慧托举着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身处新时代,站在新起点,我将和我的队友们一起,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巨大鼓励和殷切期望,做好先行官,架起连心桥,拿出更大的干劲、闯劲、钻劲,以更优质的服务、更精湛的技术,干好服务队,黎明再出发!

黎明的事迹篇4

新时代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张黎明坚守初心而又锐意创新,他的事迹彰显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作为首位报告人,国家电网天津滨海供电分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任峰讲述了张黎明扎根一线,从普通工人逐步成长为技能专家的事迹。“一次次彻夜抢修,一次次挥汗攻坚,一次次庆祝胜利……我很幸运,在最美好的青春时光,有师傅在身边,引领着我奋斗,激励着我前行。”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张黎明的徒弟贾明辉回忆起与师傅一起奋战抢修现场、服务百姓客户的动人故事。滨海新区新城家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何丽,人民日报社天津分社采编中心主任朱虹也分别讲述了自己眼中的张黎明。

一句句朴实生动的话语、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一个个催人奋进的场景,从不同侧面展现出“时代楷模”张黎明的政治品格、敬业意识、进取精神和高尚情操,现场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报告会结束后,现场听众纷纷表示,要向张黎明学习。“张黎明善小常为的精神最让我感动。”滨海新区正义里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韩旭现场聆听报告后说,张黎明把百姓的点滴小事记在心头,让正义里60多个楼门告别了没有照明的日子,近千户百姓受益,“张黎明能把分外的事当成分内的事,而且做得这么好,我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要向他学习,再苦再累也甘愿。”

“在国网系统我很早就听过张黎明的事迹,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直跟随时代不断进步,在他身上总能看到新时代的楷模精神。”国家电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党建工作部主任袁小明表示,要以张黎明为榜样,以踏实肯干的奋进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在张黎明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党员的担当与作为,他不仅自己踏实肯干、勇于创新,还带动了身边一大群人,传递了向上的价值导向。”国家电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党委巡察组副组长马义秀告诉记者,张黎明为基层党组织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和引导,要以他为标杆,以新担当新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黎明的事迹篇5

为了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2018年7月3日,远景社区组织学习张黎明先进事迹。

活动中,社区将时代楷模张黎明同志公益宣传海报张贴在社区大厅门口,对其先进事迹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集中宣传,在社区内迅速掀起向张黎明同志学习的热潮。社区工作人员对张黎明同志先进事迹集体学习,并号召广大党员、群众立即行动,将学习张黎明同志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鼓励大家学习张黎明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学习他的敬业、奉献精神,此次学习时代楷模张黎明同志的活动大力弘扬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对于激发党员、群众立足本职工作岗位,投身创建文明城区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3年前,我开始关注并采访张黎明。采访中,张黎明的领导、同事、家人、客户,一遍遍深情地告诉我:他是个老实人。我想,什么样的老实人会让这么多人由衷地赞叹呢?随着采访的深入,张黎明这个“老实人”的形象在我心中越来越清晰,他是身边看得见的榜样,是有灵魂、有血肉、有本事、有品德的新时代的楷模。

张黎明的老实是一种坚持。他从18岁走上工作岗位,31年来,没离开过塘沽这块土地,没离开过电力生产一线。

由于家庭的原因,初中毕业,张黎明考取了电力技校。师傅们都喜欢这个肯吃苦,爱钻研的徒弟。张黎明的师傅门宝柱告诉我,平时跟师傅们出现场,从整理班组抢修记录做起,抢修的十八般武艺,都要来试试手。回到家里,也不闲着,抱起电力抢修的专业书,一看就是大半夜。总有学不完的知识,使不完的干劲。

工作之余,张黎明养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爱好”,他喜欢随身带着笔记本,沿着电力线路一点点记录下所辖线路的安全状况、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多年来,他累计巡线8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走了两圈;他完成故障抢修作业近2万次,积累总结了近万个故障成因,写成了涵盖30大类300多种故障抢修经验的《抢修百宝书》。

张黎明的老实是一种踏实。2002年,张黎明担任了供电工区线路专责工程师。我翻开当年供电工区的抢修记录,3年间,三百多条故障抢修记录,都写着张黎明的名字。8小时工作,24小时待命,张黎明脑子里那根工作的弦儿都紧绷着。31年来,张黎明极少不在岗位,即使是除夕之夜、儿子高考、父亲病重……

张黎明怀里揣的时间表,永远都走在时间的前面。夜里下雨了,他就爬起来把衣服穿好,把手机握在手里再睡。跟张黎明共事三十年的孙云东说,这么多年来,张黎明总是穿着工作服,为的是能在最短时间里出发抢修。

张黎明的徒弟王立国告诉我,一旦故障发生,师傅接到电话都会立刻赶到现场。抢修完了,我们都想赶紧回去歇歇,可他一定会等到灯亮起来再离开。那一刻,他脸上快乐的表情,就像打了胜仗一样。

张黎明的老实是一种奉献。在领导和同事们眼中,张黎明是一个只需交代任务、不用督促检查的人。2007年公司创办共产党员服务队,谁来当队长呢?领导们想到了他。张黎明是共产党员,技术强、心肠热、人缘好,是不二的人选。可是专工是十三级岗位,队长是十一级岗位,职级降低了,工资减少了,工作更琐碎了,他能同意吗?可张黎明说:“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请组织放心。”就这样,张黎明又多了一个特殊的“头衔”——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

张黎明看着队员们,满眼都是自己二十多岁时的样子。一支了不起的队伍,精神气质是传承的。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身边的许多师傅和同事都有一股子豁出去的拼劲,越是脏活儿累活儿越是有人抢着干。张黎明见过师傅们跳进深秋冰冷的水塘,拿肩扛着梯子,让作业人员从上面过去;他也不会对徒弟讲大道理,他带头吃苦,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他们,不仅要讲技术、讲效率,更要讲责任、讲良心。

这两年张黎明创新工作室影响越来越大了。我问张黎明,你觉得工作室的亮点在哪里?张黎明说:“要说亮点,应当是我把大家的积极性都带动起来了,工作室虽然用了我的名字,但成绩是大家的。”

张黎明的老实是一种善良。现在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在滨海新区可以说家喻户晓,各种街道市民服务手册、敬老助残服务卡和便民爱心卡上,第一个印的都是张黎明的电话。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老实人张黎明,没有惊心动魄,也没有轰轰烈烈,他平凡到你都不会去注意他。但他经得起日积月累的平淡,耐得住千凿万锤的磨砺,捧着一颗滚烫的心,传承薪火、开拓创新、服务人民,这就是时代楷模的魅力所在。他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坚守平凡,创造非凡,为我们树立起敬业奉献的好样子,也树立起一座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丰碑!

黎明的事迹5篇相关文章:

2023人物的先进事迹优秀5篇

2023人物的先进事迹5篇

团干部的先进事迹参考5篇

团干部的先进事迹5篇

个人或集体的先进事迹5篇

防汛救灾的先进事迹5篇

抗疫工作的先进事迹5篇

以单位为家的先进事迹5篇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先进事迹5篇

黄旭华的先进事迹5篇

黎明的事迹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