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成功的事迹材料可以发挥弘扬正气,评选先进的效力,我们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条理清楚,以下是好文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孝敬老人先进事迹8篇,供大家参考。
孝敬老人先进事迹篇1
尊敬老人,是我国优良传统风俗。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把这种风俗发扬起来。
几天前的一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我在公交车站上等公交车,车好不容易来了,可车上没有座位。过了一站,有很多人下车了,空了一个座位,只有一个,我刚刚要坐下去就有一个小男孩把座位坐去了,那个小男孩还对我做了个鬼脸。我的座位被个小男孩抢去了?这像话吗?他看到一位老爷爷上来就马上起来去扶他上车,没想到座位已经被一个年轻人坐了,他和那位年轻人说“请给老爷爷让座。”年轻人却说:“那么多人都有座位,为什么是我让,其他人不是一样可以让座啊!”
一边的人听了纷纷给老爷爷让座,那位年轻人看了很惭愧 ,也给老爷爷让了座位,想想我刚刚的生气可真是不应该啊。
突然,司机一个急刹车,让还没有做下去的老爷爷吓了一跳,整个人向前仰,那个让座位的年轻人急忙扶了老爷爷,说了句:“您没事吧?有没有受伤?”他说的时候是红着脸,可能是认为自己那么大了,还不如一个小男孩吧!
司机见老爷爷这样,连忙问了一下:“您没事吧!对不起,前面堵车了。”小男孩对老爷爷那么好,是不是老爷爷的孙子呢?我心里想着,刚想去问老爷爷,车就开了。不一会儿就过了两三个站。
当到站喇叭响起来的时候,小男孩到站了,走到车门的时候他对老爷爷挥挥手,老爷爷也对他挥手。我就很奇怪那个小男孩不是老爷爷的孙子吗?应该和老爷爷在同一站下车啊!小男孩怎么会先下车呢?我问老爷爷:“老爷爷,他不是您的孙子吗?”老爷爷说:“不是啊!我不认识他,他可真是个好孩子啊。我到站了,要下车了啊!”“我扶您下车。”我对老爷爷说。我想,老爷爷的心里也会想,那个小男孩真是个好孩子。
尊老爱幼就是这么简单的事,为什么小男孩做到了,我们却做不到。我们要关爱老人和小孩,发扬中华儿女的优良传统,让中国成为尊老爱幼、品格优良的国家吧!
孝敬老人先进事迹篇2
杨玉西,50岁,是一名退休职工。家住长兴园。杨雨西同志自从1983年与丈夫结婚后,20多年如一日孝敬婆婆,照顾家庭,婆媳关系亲密胜过亲生女儿。
结婚时,由于婆家兄弟姐妹多,加之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杨雨西决定婚事新办,一切从简,取消了在宾馆预订的婚宴,仅仅双方亲戚在一起吃餐饭,就算将婚事办了。对此,她受到了婆家和邻居们的好评。婚后她们跟公婆一起住,由于婆婆身体不好,紧张的工作之余,她包揽了家里的大部分家务。后来,她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儿,一家老小更是其乐融融。
婆婆由于早年守寡,一个人将三个子女拉扯大,大半生的穷苦日子,让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有冠心病、哮喘、高血压等多种严重疾病,为了让婆婆身体健康,她和丈夫一起带她四处求医问药。婆婆每月的门诊医疗费用都在600元上,而退休工资仅区区500多元,有时婆婆独自一个人看了病,觉得药费太高,不舍得买药吃,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想了一个办法,只要时间允许,每次都亲自陪婆婆去医院看病,看完病后,先将婆婆送回家,她一个人再去医院划价拿药,然后总是对婆婆说,现在药价又降了,您的退休工资足够买药了,我们也不用给您贴钱了,让婆婆觉得没有增加家里的经济负担,也安心多了。而实际上,她用自己并不多的工资收入支付了婆婆所有的医疗费用,而她自己在生活上则是能省就省,勤俭持家。近年来,随着婆婆的年岁越来越高,朱小华还特意为老太太买了电子血压计、家用氧气瓶等家庭医疗器具。在饮食上,她也是尽量就着婆婆的口味来,精心安排适合老年人吃的食谱,老太太对媳妇是打心眼里喜欢。长时间同婆婆的和睦相处,她们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性格越来越像,都是大大咧咧的,直爽子、乐观派;共同的爱好也越来越多,喜欢相同的电视剧,同一个影星、同一种类型的歌曲,就连喜欢吃的东西都一样。婆婆常说“我有这个媳妇真是晚年得福!”20多年的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有红过脸。耳濡目染,儿子也很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时常给奶奶捶背按腰,端茶送水,讲小故事给奶奶听,把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
杨玉西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孝顺不仅仅是让老人吃好穿好,还要给予老人更多的精神关怀,让老人气顺,心情好比什么都重要。作为媳妇,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可能,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的。
孝敬老人先进事迹篇3
__,女,汉族,1979年2月出生,现年33岁,是__乡街道村的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的家是一个四代同堂的家庭,上有年迈的祖母、婆婆,下有正在上学的两个女儿,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种地,全家勤劳节俭。多年来,__用自己的爱心操持着整个家庭,她通情达理、持家有道、尊敬长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地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在邻居眼中是一位随和的好邻里,在丈夫面前是一位体贴的好妻子,在婆婆眼中更是一位体贴孝顺的好媳妇,在她的孩子面前是一位慈爱的好妈妈。
一、互敬、互助、互爱,家庭和睦
__与丈夫结婚十几年来,一直没有与祖母、婆婆分家,与她们一起吃住,人们常说: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__觉得,这个事是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婆婆,像亲闺女一样,就没有处不好的婆婆,儿媳学会了婆婆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优良作风,“娶个儿媳,就是我多了个闺女”这是婆婆对人们说起儿媳时的自豪。祖母年迈,身体也不好,渐渐的脾气也很暴躁,时常为难她,她也感到委屈,但是想到老人的心中也充满了苦与痛,她就不那么委屈了,反而更加的关心老人,陪老人说话,当她出去心中的不悦。__说:“她给予我的也并非全是痛苦。我的劳动与付出,同样得到了她的回报。”祖母也非常疼爱这个善良的孙媳妇。祖母经常生病,需要照顾,她认为祖母年纪大了不容易,人都有老的时候,照顾好老人使其安享晚年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她尽全力照顾好两位老人。每天,她除了安排好丈夫和孩子的生活外,还要妥善安排好两位老人的起居饮食。平时,两位老人提出的要求她都尽力给予满足。老人年事已高,经常生病,药不离身,端屎端尿倒水送饭她从来毫无怨言。虽然生活拮据,逢年过节她总不忘给老人买点礼物,天冷了,她每天早早为老人生好炉子,让老人从心里觉得暖烘烘的。提起__,老人感动得说:这孩子比亲闺女还亲。一次,婆婆不慎摔倒造成骨折需要伺候,她按时按餐给婆婆喂粥喂饭,替婆婆换衣梳洗,任劳任怨,并时常搀扶老人到室外晒太阳,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老人很快就康复了。
四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因此,误会和摩擦总是难免,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不计较。碰上不顺心的事,不当场理论,等他们心平气和后,再问明原因,和他们谈心、解他们心中的疙瘩。在家庭生活中,__对祖母和婆婆的照顾可谓体贴入微。街坊邻居提起她们三代人的关系,总是赞不绝口,她总笑着说:“谁家没有老人?谁没有老的时候?我只不过是在尽自己的义务,为孩子做榜样。”儿女们的善解人意让婆婆也没有了担心,孩子们也在这样和睦的氛围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__的女儿们在学习上也年年拿先进,__不仅精心照顾祖母、婆婆,而且与左邻右舍都友好相处,谁家有事,只要是力所能及,她都会尽量帮忙。
在__身上我们看到了几千年来深印在中华儿女心头的“孝”字。她总说:“我最怕的就是服侍不好老人,怕老人没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她们虽然不是我的亲生祖母和妈妈,但尊老爱老的品德一刻也不能忘 !”、“今天孝顺父母的人,将来也会得到子女的孝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__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孩子们也打小知道了要孝顺父母的道理,特别孝顺,整天围着曾祖母和奶奶转,妈妈给她们买了什么好吃的她们都拿来给曾祖母和奶奶吃,乐得老人们总是笑的合不拢嘴。
二、重视教育,悉心培养孩子成才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平时忙,老人又无力帮助照看,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家里的活计全都是__一个人承担。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__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她们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经常鼓励她们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习惯。__经常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孩子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矛,连年被评为优秀生。
__的事迹在__乡街道村里传为佳话,但是__本人却说,我做的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儿女们的责任、作为父母的义务;村里人提起__都竖起大拇指说:“__是当之无愧的敬老爱亲的好模范!”
孝敬老人先进事迹篇4
马__,男,布依族,32岁,中共党员。明孝道、知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力提倡树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马__同志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地倾注到父母身上,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用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马__同志在家排行老五,上有年迈的父母,两个哥哥和姐姐,下有没有工作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儿子,并且父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2019年,哥哥因患骨裂住进了医院,父母年迈而且家里需要料理,于是他日夜守护在哥哥的身旁,精心的照顾,复诊时,由于当时没有电梯,他背着哥哥奔波在楼上楼下十余次,没有任何怨言。悉心的照顾,长时间的治疗,也许是兄弟情深感到了上苍,此次手术非常成功,哥哥逐渐康复,他笑了,年迈的父亲笑了。
马__同志的父母已年过六旬,患有高血压、风湿等病痛。在父母的卧室里床头上常用的药物整齐摆放;老人的生活必需品更是一应俱全,伸手就能取到,老人的衣服、被褥显得干干净净,邻里看见了无不夸赞。老人老了,儿女们又都各自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马__同志只要一下班就会准时回到老人身边,陪老人拉家常、谈琐事,让老人摆脱孤单和寂寞。
马__同志承担赡养老人重担十余载,三世同堂,毫无怨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孝道。
孝敬老人先进事迹篇5
今天下午第二节班会上,学校组织了一次触及心灵的活动——“安全活动”!是由我校的主任亲自主持的,虽然没有很华丽的舞台,富丽堂皇的词藻,但是我相信这平凡、朴素、生动地演讲打动了听讲的每一个人。
“安全”这个词对大家来说最熟悉不过了,天天也被我们当口头禅,挂在嘴边:“小心,安全第一”!但是,真正有几个人把“安全”当做第一了?其实我们都应该深刻的反省,思考“安全”。在你们玩耍、追逐打闹、抢一秒绿灯时,真正想过安全的存在吗?
主任举的这几个真实事例让我记忆犹新:
⒈“脾脏破裂”:课下活动时两个同学在打闹,因一同学不小心,正好打到另一个同学的脾脏上,最后被切除……难道这真的是那两个为了玩耍、打闹而付出代价的人想要的结果吗?当然,并不是说因为这件事以后每个人都不能在校园里打闹了,而是告诉我们:在打闹的同时应该有分寸,时刻注意安全的存在。
⒉“楼道踩踏事件”某中学放学回家时,学生都排队下楼,突然停电了,一句非常玩笑的话“鬼来了”竟引起无数人的恐慌,最终结束了8人性命,导致21人受伤住院。肯定那个开玩笑的人也不想最后是这种结果,但后悔、自责已经都晚了,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再也弥补不过来。
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有很多“安全隐患”是不得不让我们注意的,比如:升旗时的拥挤,课间的活动,上下楼梯时……
请大家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因为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其实你们在注意安全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世间的美好!
孝敬老人先进事迹篇6
从古至今,凡事都以孝顺为先。来评价一个人,首先就要看他对长辈尊不尊敬,孝不孝顺,才能判断一个人的好坏。这不,我就为姥姥做了件好事——刷碗。
刷碗这个工作,说起来就是一件十分平凡的小家务,也是家家户户每天必须要干的活,但就是这一件小事,却能体现出我对外婆无限的爱。晚上,全家人津津有味的吃完了桌子上十分丰盛的饭菜后,都跑去干自己的事了:妈妈还是去“忠实”的守着电视机,而爸爸再多到书房去玩电脑,只有姥姥在饭桌前默默地收拾着碗碟。我心里想:学校不是都说要孝敬老人,帮助老人吗?现在,就该是我大展身手的时候了吧!“恩!就怎么办!我要帮姥姥刷碗!”我想完后,自己喃喃的说道。说干就干,我立马跑到姥姥身边,拽拽姥姥的围裙,笑着说:“姥姥,我帮您刷碗吧!”姥姥用慈祥的眼神看着我,和蔼的说:“好啊!婷婷懂事了,知道帮姥姥干活了!”说着,姥姥用她那粗糙的手摸了摸我的头。我随姥姥来到厨房,对姥姥说:“姥姥,您歇着吧!这里交给我!”姥姥点了点头,出去了。我挽起袖子,系上围裙,为自己鼓着劲:“开工喽!”我先把盆子里接上水然后把把所有的碗碟用清水过一遍后,再清洁棉上倒适量的洗洁精后,把碗碟的油渍在用清洁棉刷干净,最后换一盆清水把盘子和碗都一一冲洗干净,就ok了!看着自己洗出来白白净净的碗碟,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这时,姥姥进来了,看见我的劳动成果十分开心,姥姥拍拍我的肩膀,兴奋的说:“哈哈!我的小婷婷真厉害呀!一个人洗了这么多碗,还洗的这么干净,替姥姥分担了家务,值得表扬哦!”我听了更加高兴了!
看!孝顺老人就这么简单!不要把这件事想的太复杂,要知道在平常的小事中更能体现出自己对老人的爱!
孝敬老人先进事迹篇7
我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经常从广播里听到关于交通安全和校车事件的报道。
可是预防校车的安全隐患,又有谁真正做到了呢?
每天我们学校的门口都有各种各样的“校车”来接送孩子。我看着坐这些车的同学真替他们捏把汗。明明只能坐七个人的面包车却挤满了大大小小的十几个孩子,还有的是经过私自改装的。其中更令人担忧是还有几辆三轮车,这几辆三轮车大概也称“校车”吧。骑三轮车的都是年过六旬的老大爷,他们的三轮车都是在车上的两边钉两条木板算是座位了。每辆三轮车上面也挤满了十来个孩子,晃晃悠悠的三轮车行驶在马路上,看着就心惊肉跳的。我想问问这些家长,如果这样的车出了事故你们该追究谁的责任呢?
在校车网上,看着只__年这一年当中发生的所有的校车事故就令人毛骨悚然。在这些校车事故中失去性命的少年儿童共计28人,重伤54人……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父母的掌上明珠。失去孩子是父母最大的痛苦。是谁叫这些事故发生的呢?其实,这些痛苦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校车更完善些,司机多些良心和责任。如果家长们杜绝黑校车。悲剧会发生吗?我发现人们每次都是在事情发生后才想起他的安全性,都去追究那些没有道德没有良心的黑校车。可是你有没有想想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呢?如果从一开始你就杜绝黑校车,悲剧会发生吗?交通安全是双方的责任,是大家的责任!
在此,我强烈的呼吁各位家长和有关人士,请你们为了我们少年儿童的安全尔重视起来。让悲剧不再发生。这也需要国家的关注,就像国外一样也制造专用的校车。这样也会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孝敬老人先进事迹篇8
从我很小的时候,外婆就告诉我长大了要孝顺父母,听父母的话,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那时候我还很小,对于孝顺的概念还是非常的模糊。
随着我一天天长大,我对孝顺的概念渐渐清晰起来,是外婆和妈妈教会了我如何去爱,去孝。在我外婆很小的时候,因为生病她的妈妈就把她扔在了一块石头上,是她的外婆不忍心又把她抱回家,这样我的外婆才大难不死,当外婆的妈妈生病住院的时候,是外婆衣不解带的在病床前伺候着。还有从我的妈妈身上我也看到了孝顺是什么,因为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就每个月回爸爸的老家一次,给爷爷奶奶买一些吃的用的,妈妈说过让爷爷奶奶到我家一起生活,但是因为家里还有一个90多岁的老奶奶,他们说什么也不来。没有办法妈妈只好每个月回去一次,虽然妈妈做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从这些小事上我也看到了孝顺的影子。
自从我们生下来开始,爸爸妈妈就把所有的爱给了我们,现在我们慢慢长大,也是报答父母的时候了,我觉得每天放学回家和妈妈说说学校开心的事情;写完作业给妈妈说一个有趣的笑话;帮妈妈收拾一下家务;在父母不舒服的时候给他们倒上一杯热水……这些都是孝顺的方式。虽然很平凡,但要是能天天坚持下来,也是一种孝顺。
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孝敬老人先进事迹8篇相关文章: